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皮肤病(2)
医院
冯林,阎衡,余音,张颖,郝进,刁庆春
12岁男性,左肩背部紫红色丘疹、斑块5年
PE:左肩背部见大片状紫红色斑块,周边散在米粒大小紫红色丘疹。
您的诊断?
1
着色芽生菌病?
2
血管角皮瘤?
3
丛状血管母细胞瘤?
4
疣状血管瘤?
组织病理
组织病理:表皮疣状增生。其下方真皮乳头见增生扩张的毛细血管(红色箭头);真皮深部见血管扩张、增生(黑色箭头)。
组织病理
组织病理:表皮疣状增生。真皮乳头毛细血管扩张、增生,血管内皮细胞正常(上图红色箭头高倍)。
组织病理
组织病理:真皮深部近脂肪处见血管扩张、增生(上图黑色箭头高倍)。
病理诊断:疣状血管瘤
疣状血管瘤
疣状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血管性肿瘤,以皮损表面的疣状改变与深部的血管增生、扩张为特征。也有观念认为本病是毛细血管瘤、海绵状或混合性血管瘤的变型,或血管畸形而非真正的血管瘤。
本病多于出生时即已存在,或儿童期发病。临床表现为孤立性或片状蓝红色结节,质软,表面角化或不规则疣状增生。有时形成卫星状结节。
病理表现为真皮乳头层及深部出现大量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偶见海绵状管腔;其上表皮出现显著的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
疣状血管瘤:皮损表现为红色斑片、斑块基底上出现皮肤角化、粗糙。
疣状血管瘤:紫红色斑片、斑块基底上出现皮肤角化、粗糙;注意斑块周边红晕样基底,提示本病深部血管病变比表皮广泛。
疣状血管瘤:严重者可泛发全身。皮肤显著角化及脱屑,其下方紫红色斑提示本病的血管源性。
疣状血管瘤:与前图为同一患者,手部皮损。
鉴别诊断:
1
血管角皮瘤
2
丛状血管母细胞瘤
3
着色芽生菌病
血管角皮瘤
本病以真皮浅部血管扩张伴继发性表皮改变为特征,又名血管角化瘤,是真性血管瘤或反应性改变仍有争议。
根据临床特征分为5型:Fordyce血管角化瘤,Mibelli血管角化瘤,局限性血管角化瘤,丘疹型血管角化瘤,弥漫性躯体血管角化瘤。其中后者为一种类脂质病。共同临床表现为暗红色或紫红色丘疹、斑丘疹,表面角化、粗糙,单发或局限性皮损与疣状血管瘤临床不易区分。
病理学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及棘层肥厚,其下方真皮乳头见大量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与疣状血管瘤几乎一致;但本病深部无血管病变,将本病与疣状血管瘤鉴别开。
血管角皮瘤:同样表现为紫红色丘疹、斑疹,表面角化。临床表现与疣状血管瘤很难区分。鉴别诊断依靠皮肤病理。
组织病理:表皮疣状增生。真皮乳头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该病理改变与疣状血管瘤浅部病理改变无法鉴别,但本病无深部血管改变可与疣状血管瘤鉴别。
丛状血管母细胞瘤
又名Nakagawa成血管细胞瘤,是毛细血管瘤的一种特殊变异型。
常见于婴儿及儿童,多为获得性,男女发病率相当,好发于颈部、躯干上部及四肢。皮疹表现为红色斑疹或斑块,也可为簇集性丘疹,缓慢生长。表面无明显角化与疣状增生。
病理学有特征性表现,真皮与皮下组织浅层可见散在呈“炮弹样”分布的毛细血管组成的小叶,圆形、卵圆形或细长形。毛细血管不成熟,内衬扁平的内皮细胞。小叶周围可见新月形或半月形扩张的淋巴管亦为本病特征性改变。
丛状血管母细胞瘤
不连续分布的红斑,其上簇集性丘疹,表面无明显角化。
组织病理学:表皮轻度增生。真皮内见散乱分布的簇状血管丛(红色箭头),呈“炮弹状(弹坑状)”。
丛状血管母细胞瘤
高倍可见大量簇集状不成熟血管(红色箭头),部分血管腔内见红细胞,血管丛外周可见特征性扩张的淋巴管(黑色箭头)。
着色芽生菌病
由暗色真菌感染所致,常有外伤史,初为粉红色小丘疹,逐渐扩大形成结节、斑块,表面疣状或乳头瘤样增生,污秽状,常形成痂壳。特征性临床表现为真皮中破坏的组织通过表皮排出,在表皮形成黑点。病程极为长期和慢性。
病理学上表现为表皮疣状增生和真皮混合性炎,特征性表现为棕色硬壳孢子。
着色芽生菌病:表皮增生、粗糙,表面污秽状。本病病程慢性,无血管瘤特征可与疣状血管瘤鉴别。
着色芽生菌病:常见化脓性病变。
着色芽生菌病
病理改变为表皮疣状增生肥厚及真皮密集混合性炎症;特征性棕色厚壁孢子(红色箭头)对本病有诊断价值。
Thankyou
大美重庆欢迎你
欢迎大家一起学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