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赵女士再一次带着十个多月的宝宝来到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王合锋主任的门诊,这是赵女士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第2医院,看着小小的孩子反复发烧赵女士心急如焚。就在1个月前,宝宝曾因发烧就诊于我院儿内科,在医生详细检查后发现宝宝发烧的原因是膀胱输尿管返流造成的泌尿系感染,请王主任会诊后行逆行造影显示膀胱输尿管Ⅲ返流,考虑宝宝太小,返流较轻,有随着生长发育返流自然消失的可能性,王主任建议抗感染保守治疗。经过规范的抗感染治疗后宝宝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无明显临床症状顺利出院。没想到回家不到2周宝宝就又发烧了,看着宝宝反复的感染,药物控制欠佳,综合考虑孩子病情后王主任建议行腹腔镜气膀胱输尿管再植术,给孩子重建抗返流机制,赵女士听从了王主任建议,进行了手术治疗。尽管不到一周岁的宝宝膀胱容积小,可操作空间有限,王主任依旧凭借丰富的腹腔镜操作经验仅用2小时就完成了这一手术,手术非常顺利,目前宝宝已康复出院。
正常的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只允许尿液从输尿管进入膀胱,防止尿液返流。因某种原因使这种活瓣样功能受损时,尿液返流入输尿管和肾,这种现象称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reflux,VUR)。VUR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是由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活瓣作用不全;后者是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后尿道瓣膜症、神经源性膀胱等。
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是VUR诊断及分级金标准。通过VCUG判断反流分级,国际反流研究组把反流分为五度:1级:尿液仅达下段输尿管;2级:尿液至肾盂肾盏,但无扩张;3级:输尿管轻度扩张和迂曲,肾盂轻度扩张和穹隆轻度变钝;4级:中度输尿管迂曲和肾盂肾盏中度扩张,但多数肾盏仍维持乳头形态;5级:输尿管、肾盂、肾盏严重扩张,乳头消失;输尿管扭曲;肾实质内反流。VUR临床表现差异大,部分VUR无症状,可自愈,不形成肾瘢痕;部分VUR可继发泌尿系统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导致肾瘢痕、高血压,甚至终末期肾病。患儿年龄、性别、反流级别、膀胱肠道功能障碍(Bladderandboweldysfunction,BBD)、肾功能等情况是影响VUR预后的因素。
VUR治疗原则是预防及减少肾盂肾炎发生,保护肾脏功能。
1、保守治疗方法基于VUR有自愈倾向,首选保守治疗并定期随访。保守治疗方法包括:观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Continuousantibioticprophylaxis,CAP)、包皮环切和BBD患儿膀胱功能锻炼。适用于I、Ⅱ、Ⅲ度反流。2、手术治疗下列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①不能自然消失的Ⅳ、Ⅴ反流;②较大的输尿管口旁憩室或输尿管开口于膀胱憩室内;③异位输尿管口;④膀胱输尿管反流和梗阻同时并存;⑤异常形态的输尿管口;⑥药物治疗不能控制感染或不能防止感染复发;⑦肾小球滤过率下降;⑧显著的肾生长抑制;⑨进行性肾瘢痕形成或新瘢痕形成。
抗反流的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有多种术式,分为经膀胱外、经膀胱内和膀胱内外联合操作三大类。手术目的都是延长黏膜下输尿管隧道,重建抗反流机制。我科已成功开展数例经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手术效果与开放手术相近,均取得满意效果。
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一般随年龄增长逐渐好转,可能是因膀胱内输尿管段和三角区肌肉的生长和成熟之故。反流自然消失与小儿的年龄和反流的程度有关。在泌尿系感染被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反流自然消失率度Ⅲ度为63%、Ⅳ度为53%、V度为33%,而严重反流随访2年,仅26%有部分或完全消失。所有手术病例术后应长期随访,随访期限不少于2年。随访内容包括:①尿常规及尿培养,尤其在发热时,以排除泌尿道感染;②术后1个月复查B型超声,之后每6个月复查1次;③术后3~6个月复查VCUG。
图文:梅荣-END-
了解更多科普知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