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世杰(中国医院)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急性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是急性肠系膜动脉缺血的主要病因,此类疾病发病隐匿、早期诊治困难、预后不佳。上世纪研究报道的院内病死率竟高达93%,随着诊疗技术进步,其救治率得到显著提升,荟萃分析我国例急性肠系膜缺血的研究报告表明,此病术后病死率为42.5%。尽管该病病死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死亡风险依然很高。目前国内尚缺乏详实的流行病学数据,参考国外研究,急性肠系膜缺血全人群发病率为12.9(95%CI11.6-14.1)/10万人年,其中以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最为多见,占比为67.2%,急性肠系膜动脉约占15.7%,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仅为1.7%,但随着血管活性药的广泛使用,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目前已大幅增加。提高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救治率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尽快开通闭塞血管,尽早恢复肠功能。
1解剖特点
肠系膜动脉分为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前者一般于第1腰椎水平自腹主动脉前壁呈锐角发出(图1),为栓子进入管腔创造了天然的流体力学条件。肠系膜上动脉变异较多,可与腹腔干动脉、肝总动脉、肝右动脉共干,其主要分支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中结肠动脉、副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空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则于第3腰椎水平自腹主动脉前壁发出,主要分支有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及直肠上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可通过结肠边缘动脉弓交通,亦可由中结肠动脉或副中结肠动脉发出1分支,与左结肠动脉的1分支交通形成Riolan弓,当血管狭窄或阻塞时这些交通支能发挥代偿作用,但节段性供血仍是肠系膜血管供血的特点,所以术中常可通过探查病变肠管推断缺血血管部位。
2病因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图2a)患者常具有房颤、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等易栓因素,而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成角小,栓子易进入其中,特殊的解剖结构导致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较腹腔干、肠系膜下动脉栓塞更为常见。急性肠系膜动脉血栓形(图2b)通常是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形成,脂质斑块形成破坏了血管内膜的完整性,诱发局部血栓形成,尽管这类患者亦为急性起病而就诊,但却是长期病变累及的结果,与栓塞所致的缺血相比,其缺血范围更为广泛,加之患者往往高龄,故病死率相对较高。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顾名思义无确切的梗阻灶,仅表现为肠缺血、坏死,正是因为其病因隐匿,直至上世纪中叶才有初步认识,目前认为各种原因导致外周动脉低灌注是其基本病理生理机制,如洋地*、麦角胺等血管活性药的运用,休克、心律失常、血液透析等可降低灌注压及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因素均可诱发此症,腹腔脏器病变所致的炎症刺激也是其病因之一。还有一些较少见的病因可导致急性肠系膜缺血,如肠扭转、孤立性肠系膜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动脉及肠系膜动脉瘤等(图2c-d)。
3诊断
剧烈腹痛伴轻度腹部体征,或缺乏腹膜炎体征,此症状与体征分离现象是急性肠缺血的早期表象,但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到出现发热、血便、腹痛“急性肠缺血三联征”时才意识到肠缺血,但当此征象出现时即标志着肠道黏膜缺血、坏死,若不及时救治病情将迅速恶化发生肠管透壁性坏死(图3)。CT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