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慢性盆腔炎(chronic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CPID)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所致;亦可无急性发病史,起病缓慢,病情顽固,反复不愈。临床根据病变特点及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改变,性生活紊乱、性传播疾病的泛滥、反复人流药流后的宫腔操作、以及宫内节育器的广泛应用等,加上现代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强大的工作压力等原因,使得盆腔炎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慢性盆腔炎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性传播疾病泛滥导致全世界每年新增三亿三千多万性病患者,其中10%-20%的患者将发展为慢性盆腔炎,其结果是带来长期慢性盆腔痛、不孕不育或宫外孕等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一些专家和学者称慢性盆腔炎是本世纪对妇女健康的新挑战。因此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减少将来发展为异位妊娠、不孕、慢性盆腔痛等并发症的几率,对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有着长远的意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美国每年罹患慢性盆腔炎的女性超过75万人,而发展中国家育龄期妇女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更高。长期慢性盆腔疼痛或腰骶疼痛,常可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烦躁、抑郁,从而影响工作、家庭生活、人际关系,对妇女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慢性盆腔炎目前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第一部分传统中医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中医研究认为,慢性盆腔炎属于“癥瘕”、“不孕”、“妇人腹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多为肾虚血瘀。女性的经、带、胎、产、乳与肾和血关系密切。《素问》载有:“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同时也指出“胞络者,系于肾。”肾主贮藏精气,运行周身,使血脉得到濡养。无论是女子的发育,还是生殖都与肾有密切的关系,肾气充沛,女子发育正常,肾气不固,女子发育迟缓,肾气不足,女子生殖受到影响。肾为气血之根,肾气盛则气血通畅,脏腑功能正常;肾气虚则血运迟缓,器官供血不足,变生许多病证。在临床中治疗妇科疾病要注意固肾培元,同时注意调补气血。血瘀肾虚是慢性盆腔炎的病理基础。血瘀肾虚证也是慢性盆腔炎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戚玉华认为本病病机以瘀为主。高昂认为瘀血内阻是主要病机。曹大农也认为“血瘀”是慢性盆腔炎关键性的发病机制。潘义敏等提出肾精亏虚,邪热入于胞宫,与血互结,阻滞胞脉,气血不畅,壅于下焦,损伤血腑,化成脓*。许润三认为盆腔炎在急性期若治疗不及时或误治,往往使湿热之邪残留,与血相搏结而成瘀,瘀积胞中致使冲任气血失调。认为慢性盆腔炎具有病程长、缠绵难愈、劳累后容易复发的特点,根据“久病多虚”、“久病多瘀”和“久病及肾”的理论并且结合临证经验,提出血瘀肾虚为本病基本病机的观点。参考文献。
[1]戚玉华.棱甲红坤化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J]·江苏中医药,,23(12):30.
[2]高昂.慢性盆腔炎血瘀证研究概况[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2):86-88.
[3]曹大农.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思维[J].中医药学报,,31(2).
[4]潘义敏,吴文*.除湿滋肾法治疗慢性盆腔炎85例[J].陕西中医,,2(45):-.
[5]辛茜庭.许润三教授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J].中国临床医生,,34(1):55-56.
还有的医家认为慢性盆腔炎多由湿热之邪内侵,气血阻滞,湿热瘀血互结,积于下焦;或七情所伤,脏气不宣,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瘀血内停,脉络不通。刘奉五认为湿热是盆腔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张帆等认为湿热乃本病主要病因,而湿热凝聚,气滞血瘀为主要病机。朱玉妹认为湿热为慢性盆腔炎的病理基础,瘀滞为病理产物。女子以血为用,外感六淫,饮食不节,七情内伤,都会导致气血运行受阻。所以无论是气虚,亦或是寒湿、气滞,都跟血瘀这个病因病机有重要关系,血瘀自始至终贯穿于慢性盆腔炎的发病过程之中。同时慢性盆腔炎具有病程长,迁延难愈和劳累后容易复发的特点。参考文献。[1]刘奉五.刘奉五妇科经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张帆,全权,邓雷厉等.盆腔一号汤合盆炎散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30(10);31-33.[3]朱玉妹.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体会[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第二部分生物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因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者体质较差,病情迁延所致。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性增生、粘连和内生殖器炎性包块等。卵巢、输卵管功能障碍是其特征,具有病程长、病情难愈、复发率高的特点,也是引起异位妊娠、不孕、妇科盆腔疼痛及盆腔粘连性疾病的常见原因,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与慢性盆腔炎相关的因素有:性生活≥10次/月,IUD避孕及无避孕方式、流产次数≥3次、宫腔内手术操作≥3次等。性生活频率比较高的妇女,或者存在多个性伴侣,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增高。而性传播疾病与慢性盆腔炎是密切相关的。研究表明,慢性盆腔炎发病率增高与性传播疾病发病人数增多相平行,性生活次数多,会破坏阴道的正常PH值,从而引起菌群紊乱,病原体增多,乳酸杆菌的数量减少,加大了阴道炎症的发生概率,阴道炎治疗不及时,容易引发上行感染,最终会导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增加。宫腔手术指清宫、刮宫、造影、取放宫内节育器、宫腔镜、剖宫产等。宫腔手术对于子宫内膜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创伤,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一是由于自身的病原体自外至内生殖器的上行性感染;另一途径是由于手术器械、敷料消*不严或术者操作时缺乏无菌观念所致;再者术后患者会出现阴道流血,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另外术后过早同房亦可导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生。治疗上慢性盆腔炎主要以抗感染为主,目前主要是针对本病的病因、病原学运用抗生素联合进行治疗。抗生素是早期治疗慢性盆腔炎最快速有效和便利的方法。盆腔炎的病原体分为外源性病原体和内源性病原体,两者往往同时合并存在。外源性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内源性病原体主要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致病菌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值得警惕的是,性传播的病原体,如淋菌等常与多种微生物混合存在,在感染过程中相互作用。因此,抗生素应用应遵循广谱、联合、及时、足量的原则。总体来讲,慢性盆腔炎的抗生素应用原则包括经验性用药和针对性用药。一般要求:所有的抗生素治疗方案都必须对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有效,因为子宫内膜和宫颈筛查无阳性发现并不能除外生殖道感染。常见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克林霉素和硝基咪唑类药物等。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但在临床中,口服抗生素给药是常见的治疗盆腔炎的方式。此外,盆腔内局部病变,周围结缔组织增厚粘连,形成纤维化炎性包块,阻碍了药物的药性发挥;且由于盆腔血液循环较差,药物在盆腔内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抗生素治疗往往是全身药物治疗与身体局部用药相结合,如此长期用药不仅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对疾病后遗症的防治作用极其有限。而且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的问题越发严重,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性观念的变化,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受到了各国专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