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孩子们的脾胃状态会比较差,容易消化不良,又值感冒高发期,因此这个时候就特别容易导致胃肠型感冒的出现。
胃肠型感冒是感冒的一种特殊类型,又称为“呕吐性感冒“或”腹泻性感冒“,罪魁祸首首推“科萨奇病*”,次为“轮状病*”,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
患儿感冒后,流鼻涕、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并不明显,而消化道症状突出。它的症状有:食欲差、胃胀、腹痛、呕吐、腹泻,有部分患儿会伴有发烧症状。发病诱因主要是来自病*感染、外部刺激等因素,冷空气刺激肠胃、生活习惯不正常、不良饮食等。
胃肠型感冒因其症状表现与一般肠道感染相似,二者容易混淆。但这种类型的患儿服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所以不要一看到腹泻就认为是肠道感染,随便使用抗生素。那么“胃肠性感冒”与“肠胃炎”该怎么区分?
一看症状。“胃肠型感冒”患儿,流鼻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常不明显,主要表现为食欲差、腹胀、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感冒病*侵入后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肠蠕动亢进而发生腹泻或腹痛,腹痛一般多在肚脐周围,且无压痛。“胃肠炎”患儿则常有吃了不干净食物的病史,病*或细菌随之潜入了消化道,并引起肠道粘膜发炎,故而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不发烧。
二看检查。“胃肠型感冒”可有发烧(也可不发烧),宝宝咽部充血发红或扁桃体肿大,粪便常规检查常无异常。“胃肠炎”不发烧,乏力、腹泻、腹痛、呕吐明显,严重者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酸中*)等表现,粪便检查多有异常,如潜血试验阳性,显微镜下见到红细胞、白细胞等。
诊断一旦明确,辅助调理便应开始,切忌不把“胃肠型感冒”当回事。虽说感冒是家常便饭,但宝宝处于抗病力较弱的时段,不及时出手有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临身。总的应对原则是:按感冒对待,并将胃肠症状纳入其中。要点如下:
01休息治疗以休息为主,一方面患者要多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增强机体同疾病作斗争的力量。另一方面,还要让胃肠充分休息。
02注意液体补充主要以补液、止泻、维持电解质平衡为主。若已经出现脱水症状则可对其进行静脉补液治疗。若禁食禁水后仍有反复呕吐者需进一步予以护胃、止吐等对症治疗。
03调整饮食正常情况下一周左右的节食不会有营养不足的顾虑。还可以借鉴一些患者的体会:适当采用饥饿疗法,但要多补充水分,最好给患者多喝一点盐糖水,每天至少应保证毫升。另外,也可以通过食物治疗和预防,生姜性温热,尽量生食,避免煎炸。一直饮用乳类饮食的宝宝可暂停乳类喂养。儿童饮食要清淡,易消化,暂离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04做好护理如常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适时为宝宝增减衣服;小宝宝呕吐取侧卧位,大宝宝可采取俯卧位;不要盲目给宝宝喂食,应让胃肠适当多休息,待消化功能恢复后再逐渐增加喂食量,因为短暂的少食(1周左右)不会导致营养不足。
05密切观察宝宝病情总体说来,“胃肠型感冒”病程自限,不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持续约7~10天即可逐渐恢复。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看医生,以免贻误病情:小宝宝精神状况差,嗜睡或烦躁、高热、脱水、腹痛、持续呕吐超过2天,呕吐物中有血性物。大宝宝发热不退或感冒症状加重、呕吐不止、头痛剧烈、脖子发硬、精神不好等。
06退烧体温超过38.5℃,尤其是以往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应及时服用退热药。
其实,夏季预防孩子患胃肠型感冒很容易,只要让孩子少吃冰箱里的冷藏食物、多喝水、保持房间通风、别太长时间待空调房即可。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