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可将真菌病分为浅表真菌病和侵袭性真菌病(深部真菌病),浅表真菌病主要发生于皮肤、指甲、尿道等部位,通常容易痊愈;而侵袭性真菌病是指致病菌侵犯皮下组织、黏膜、肌肉和内脏等器官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这类真菌病很难诊断和治疗。念珠菌、曲霉和隐球菌是目前常见真菌病中最主要的致病菌,本期将这三种真菌所引起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病机制总结如下:
念珠菌病01定义及分类:念珠菌属是一种与人体共生酵母菌,属于人类正常的皮肤和肠道微生物菌群,在50%-70%的健康人群中可检测到其定植[1]。念珠菌病按照感染部位可以分为浅表念珠菌感染和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深部念珠菌感染),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易发生于严重免疫缺陷患者(如HIV/AIDS患者、放化疗患者、免疫抑制治疗患者)或接受肠道外营养患者[2,3],念珠菌感染部位分布广泛如图1。
图1:念珠菌常见感染部位[4]
浅表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阴道炎:是一种机会性黏膜感染,主要由白念珠菌感染引起,是女性阴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众多,约有75%的育龄妇女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其中约50%患者会出现复发感染[5]。
口腔念珠菌病: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和正常口腔菌群失调患者,念珠菌更容易在口腔上皮细胞定植和增殖,进而引发牙周病、牙菌斑和口咽念珠菌病,口腔念珠菌病目前是最常见的真菌感染之一[6]。
尿路念珠菌病:约有10%-15%的院内尿路感染是由念珠菌属引起的,且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其中,白念珠菌是最常见的致病性真菌占42%,尿路感染在女性患者中更常见[7]。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
是指念珠菌血症、播散性念珠菌病、深部念珠菌感染,如腹腔脓肿、腹膜炎或骨髓炎。
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念珠菌与宿主共生不致病,当宿主粘膜微生物菌群失调和/或宿主免疫功能降低,念珠菌与宿主由共生向致病性转变[8]。如胃肠手术后,肠屏障结构破坏,念珠菌可直接进入腹腔侵入血液系统,引发念珠菌血症[9]。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使念珠菌过度生长,也会引发各种器官的侵袭性念珠菌病如图2。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生素,化疗引起的胃肠道黏膜炎症、胃肠手术或穿孔和/或中心静脉导管导致胃肠道和皮肤屏障被破坏,医源性免疫抑制(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皮质类固醇治疗)三种情况更容易导致人类发生侵袭性念珠菌病。
图2: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发病机制[10]
曲霉病02定义及分类:曲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含量极为丰富,常见于潮湿的土壤、水和腐烂的有机物中。人体每天至少会吸入上百个曲霉孢子,其中大约有20种致病性曲霉,以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最常见[11]。由于吸入分生孢子,曲霉感染主要累及肺部,表现为肺炎、支气管炎或鼻窦炎,常见的肺部真菌感染病包括严重哮喘伴真菌致敏、过敏性支气管肺曲菌病、慢性肺曲菌病、侵袭性肺曲菌病和侵袭性支气管曲菌病。
发病机制:烟曲霉分生孢子体积小(直径2-3μm),被人体吸入后可以逃过粘液纤毛的清除并沉积在下呼吸道。在固有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中,呼吸上皮细胞、肺内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及单核细胞衍生树突状细胞(Mo-DC)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清除分生孢子。而对于固有免疫功能受损的宿主,分生孢子可以逃脱上皮细胞层进行萌芽并长成菌丝,进入肺部的曲霉菌丝会出现血管侵袭性。烟曲霉细胞壁表面标志物半乳甘露聚糖可以与感染部位上的纤维蛋白及层黏连蛋白结合引起感染部位组织破坏如图3[12-14]。
图3:侵袭性曲菌病的发病机制[14]
隐球菌病03定义及分类:隐球菌是担子菌门下的一个属,包括17个种和18个变种,其中只有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neoformans)和格特隐球菌(Cryptococcusgattii)具有致病性,95%隐球菌感染病由新生隐球菌引起。近些年,隐球菌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HIV/AIDS患者人群占全世界隐球菌病病例的80%以上[15]。常见的侵袭性隐球菌病如隐球菌脑膜炎、隐球菌脑膜脑炎和肺隐球菌病。
发病机制:隐球菌可以感染人体的任何组织和脏器,最常见的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其次为肺部和皮肤。隐球菌感染主要是通过从环境中吸入的传染性酵母细胞或担孢子沉积在肺泡中并与肺泡巨噬细胞接触而发生的,活化的肺泡巨噬细胞通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招募其他免疫细胞,引起适当的Th1反应和肉芽肿性炎症。在正常宿主中,有效的免疫反应可以消除大多数吸入的隐球菌,然而,对于免疫功能受损的宿主,隐球菌细胞增殖,并通过血-脑屏障向中枢神经系统传播,进而引发脑膜脑炎如图4。隐球菌性脑膜炎常见于细胞介导免疫受损人群中,具有相当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会造成数十万人死亡[16-18]。
图4:侵袭性隐球菌病的发病机制[18]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全球真菌感染病例逐年增多,为应对侵袭性真菌病带来的重大挑战,早期诊断、精确治疗对改善侵袭性真菌病愈后至关重要。
来源:真菌诊断学院、丹娜生物
—END—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