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路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统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深层组织而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反应。它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为7%左右,治疗不当可造成不良后果。反复发生UTI的患儿常常存在尿路畸形、排尿方式异常或滥用抗生素等。
单纯性UTI治疗简单,效果较好,但是伴有其他相关因素的UTI治疗效果较差。因此,对UTI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UTI的治愈率。
一、先天性泌尿系解剖异常
据文献报道首次患UTI者尿路梗阻和各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发生率可高达10%,2.5%有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0.5%有后尿道瓣膜,0.5%有原发性输尿管扩张;还有巨大膀胱、重复膀胱等。UTI患儿中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icreflux,VUR)发生率为22%~37%,其中75%~96%为I~Ⅲ级,反流程度越重,尿路感染的风险越高。包茎和包皮过长也增加儿童患UTI的风险。
研究发现进行了包皮环切术的男童中发热性UTI的发病率远远小于未进行包皮环切术男童。在未进行包皮环切术男孩中首次感染时间平均为出生后4个月,其中35%在之后的3个月内复发。尽管包皮环切术可以降低UTI的风险,但是一般情况下要减少1例UTI需要进行至少例包皮环切手术;而在UTI高危人群如Ⅳ~V级VUR男孩中减少1例UTI发生只需要进行4例包皮环切术;提示UTI高风险男童应进行包皮环切手术。
伴有上述结构异常的UTI患儿在纠正结构异常之前应进行长疗程抗生素治疗。I~Ⅲ级VUR患儿可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对于Ⅳ级及以上的VUR、反复肾盂肾炎或已经有肾瘢痕形成者或者内科治疗不能控制的UTI应考虑手术治疗。膀胱再植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降低UTI的发生率,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于肾损害的发生率没有差异。
因此,对于反复发生UTI且伴有尿路结构异常的患儿应当尽早进行相应的治疗,纠正结构的异常。
二、功能性排尿和排便异常
1.功能性排尿障碍小儿功能性排尿障碍是指儿童泌尿系统无明显解剖异常也无神经系统疾病而表现出的膀胱功能障碍,其常见临床表现有储尿期症状如尿频、尿急、尿失禁和排尿期症状如排尿无力、用力,尿不尽感。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引起功能性排尿异常常见的原因有心理和社会因素(如儿童担心湿裤造成不良后果而人为抑制排尿,最终造成逼尿肌功能异常),先天性膀胱功能异常(如先天性逼尿肌-括约肌不协调),高尿钙症等。功能性排尿障碍可以使UTI的发生率增加。有研究发现患有功能性排尿障碍的患儿VUR发生率增加,膀胱中残余尿增多增加了细菌在膀胱中的停留时间,膀胱扩张和输尿管黏膜损伤也可增加细菌入侵的机会。治疗措施与神经源性膀胱相似,定时排尿、两次排尿法和清洁间歇导尿较常用,对预防UTI效果较好。不建议对功能性排尿异常儿童进行此手术。
2.排便异常便秘是引起UTI的一个危险因素。多数研究认为有效缓解便秘可阻止UTI进展和复发。Dehghani等的研究发现便秘女孩多于男孩,随着便秘症状的缓解,89%患儿白天尿失禁消失,63%患儿晚上尿失禁消失,所有没有尿路解剖异常患儿的UTI均不再复发;由此认为患儿长时间便秘直肠持续扩张可刺激膀胱影响逼尿肌的功能,造成尿失禁,膀胱输尿管反流和尿急等。因此对于存在尿路症状的便秘患儿均应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和尿路影像学检查。近年来随着膀胱直肠功能障碍(bladderbowldysfunction,BBD)概念的提出,二者的联系以及相互影响的机制或许可以得到更好的研究。
三、易伴发UTI的疾病
1.脑、脊髓、神经疾病脑脊髓神经损伤主要是通过影响膀胱及直肠功能从而影响患儿UTI的发生率,此类患儿常伴有运动功能异常、长期卧床、导尿管导尿等。控制膀胱排尿的神经受损可造成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导致尿失禁、尿潴留或残余尿增多使细菌在局部繁殖;直肠神经损伤导致的大便失禁或便秘均可造成局部细菌繁殖侵入尿路而引起UTI。神经脊髓损伤造成的UTI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以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等肠源性格兰阴性菌。
脑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无症状性菌尿不需要药物治疗,使用亲水性涂层导尿管导尿和注射肉*杆菌*素并不增加UTI的发病率,预防UTI的主要措施为降低膀胱压力和尽量避免膀胱内留置导尿管。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是明确脑脊髓神经损伤引起排尿病理生理改变的主要方法。
神经脊髓损伤引起的下尿路功能障碍大多难以恢复,应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原发病,保护上尿路功能,防止下尿路功能恶化,并配合康复训练改善排尿功能。膀胱功能训练(留置导管法、Crede排尿法、间歇导尿法、电针疗法)可以使部分患儿获得自主排尿能力,降低脊髓损伤患者UTI的发生率。对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儿,逼尿肌注射肉*杆菌*素可以使65%~78%患儿排尿得到控制;但是该方法对治疗无顺应性膀胱(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