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者丨孙庆芬
整理丨张静
责编丨王玉兰/倪明珠
来源丨年全国感控暨耐药感染大会
院感暴发不断,暴露出流行病学调查不专业、感染途径不明朗、感染风险不确定,最后归结于消*、隔离、手卫生等基础感控,基础感控是万金油吗?到底哪几种措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如何做到精准感控、精准预防?这既是临床的需求,也是对院感专职人员专业能力的挑战。
在年全国感控年会上,来自内医院院感科的孙庆芬主任以血液科感染防控的具体事例,为感控人员的日常工作指点迷津,传经送宝,相信会对你会有很多启发!
血液科患者特点
血液病患者基础情况复杂免疫功能低下;营养状态不佳;放化疗损伤;多脏器功能不全或障碍;黏膜屏障破坏(肠道粘膜、口腔粘膜受损容易真菌感染);医源性的操作、侵入性器械使用(PICC);其他。几乎任何病原体都能引起这类人群的感染。血液科患者HAI的现状
发现问题
我院血液科上感发病率明显高于全院感染水平,医院血液科感染部位进行对比,呼吸道感染居于首位。精准感控
精准的目标+精确的措施+显著的效果=精准感控,针对问题,制定精准干预措施。精准感控的四个关键:血液科医务人员认识程度很关键——主任、护士长是保证措施执行的关键全体参与者的主动性很关键——医生、护士、保洁员、患者、家属责任到人很关键——手卫生执行率——环境清洁消*——患者安置与陪护探视管理监督与反馈很关键——制定患者管理督查表——每次检查现场反馈、每周晨会反馈效果评价
通过一年的干预,医院感染发生率由9.28%降至4.93%,呈明显下降趋势,波动幅度也明显变小,说明预防措施的执行逐渐稳定。通过对感染部位发生率进行对比发现,所采取的干预措施对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血液感染和皮肤感染有效,而胃肠道感染等变化不大。小结
在临医院管理人员眼里,感控是“只赔不赚”的,导致感控虚火、形式感控盛行,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孙庆芬主任通过实施感控项目并评估其经济效益,用事实证明,感控做得好不但能保障患者安全,医院利益在当前单病种付费和医保总额预付的背景下,不受损失。
因此,日常感控工作目标要精确、视野要有高度、行动要接地气、干预措施要切实可行(做减法)、要求要有底线、执行要有监督,才能确保工作出成效,才能在感控岗位上越做越好,才能真正做到精准化管理,全面提升感控管理水平。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图文编辑:王小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