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新middot规范中国宏基因组学第二
TUhjnbcbe - 2021/3/10 8:54:00

又称脚癣或香港脚,是发生于脚掌、跖与趾间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直接接触足癣患者;


  二是使用足癣者的鞋袜、日常用品。

诱发足癣的因素:(1)多汗者

足跖部多汗,由于汗液蒸发不畅,皮肤表皮而呈白色浸渍状,尤以趾间最明显,严重多汗者可起水疱,或角化过度,易继发真菌感染而致足癖。

(2)妊娠期

内分泌失调,使皮肤抵抗真菌的能力降低。

(3)肥胖者

指(趾)间间隙变窄,十分潮湿,易诱发间擦型脚癖。

(4)足部皮肤损伤

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屏障,真菌易于侵入。

(5)糖尿病患者

体内缺乏胰岛素使糖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易诱发间擦型足癣。

长期服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手癣

又称鹅掌风,为发生在手掌、手指外的光滑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多继发于足癣。

临床表现

足癖常分为5种类型(手癣与脚癣相同):

1.间擦型

第3、4趾间,也可波及全趾,趾间皮肤浸软、脱皮、部分趾间皮肤皲裂,有时有红色的糜烂面,有臭味,夏重冬轻。

2.水疱型

在足跖、足缘部,常有水疱成群或散在,局部皮肤潮红,有时继发细菌感染,水疱变为脓疱,以夏季多见。

3.鱗屑型

足跖部,损害以鱗屑为主,伴有稀疏而干燥的小水疱,局部有红斑、丘瘆,四季皆可发生,以夏季多见或加重。

4.角化型

足跟、足跖、足旁部,皮肤干燥粗厚、角化过度,皮肤纹理增宽,易发生皲裂,四季皆可发生,以冬季多见或加重。

5.体癣型

足背部,损害以典型的弧状或环状的体癖改变,常并发体癣,以夏季多见或加重。

药物治疗非处方药1.水疱型脚癣

可外搽复方苯甲酸酊、十一烯酸软膏,或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或应用1%特比萘芬霜剂、咪康唑霜剂,外用涂擦,连续2~4周。

2.间擦型

应尽量保持干燥,注意保护创面,避免水洗或使用肥皂,不要搔抓,可先用0.1%依沙吖啶(利瓦诺)液或3%硼酸液浸泡后涂敷含有5%水杨酸或5%~10%硫*的粉剂,无明显糜烂时,可应用足癣粉、足光粉、枯矾粉,或局部涂敷复方水杨酸酊或复方土槿皮酊,连续15天,在渗出不明显时,可用10%水杨酸软膏按常规包扎。

3.对鱗屑型和角化型足癣

可用复方苯甲酸软膏、3%克霉唑软膏、2%咪康唑霜剂、10%水杨酸软膏或应用1%特比萘芬霜剂,外用涂擦,连续2~4周,或应用包扎治疗。

4.手癣

用药与足癣相同。治疗手癣的最佳方法是采用药物封包治疗,睡前选用10%水杨酸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20%尿素乳膏(可任选其一)涂敷于手上,按摩5分钟,用塑料薄膜和3层纱布包好,连续1~2周。

环吡酮胺

该药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兼具抗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及抗炎的作用,因此很适合治疗易继发细菌感染的趾间型足癣。外用,涂后应轻轻搓揉数分钟,2周为一疗程。

联苯苄唑乳膏

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真菌病,如手、足癖,体、股癖,花斑癣等,外用2~4周为一疗程。涂布患处,并轻轻揉搓几分钟。

处方药口服抗真菌药治疗

以上手、足癣尤其是角化皲裂型足癣。

抗生素治疗

对有化脓感染的脚癖者。

伊曲康唑

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深部真菌所引起的系统感染,如真菌性角膜炎、口腔念珠菌病、皮肤真菌感染如体癖、股癖、手足癖、甲癣。甲癣需每月服一周,连续3月,个别情况下疗程延长到6个月。

特比萘芬

治疗严重的体股癖、手足癣和甲癖,连续服2周、4周和2~3个月。

用药注意克霉唑制剂

可发生过敏及刺激症状。妇女妊娠时并不禁忌在皮肤上局部应用克霉唑。

联苯苄唑

可出现局部过敏症状,如瘙痒、灼热感、红斑;极少数人出现灼痛、脱皮等。每日使用一次,但最好在晚上休息前使用。应用后用药部位可能发生疼痛及其外周水肿等。这些不良反应停药后即可消失。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在哺乳期间,本品不得涂抹于胸部,在怀孕的前3个月,未经咨询医生,请勿使用本品。

咪康唑

局部外用可引起皮肤刺激性。避免接触眼睛。摩擦部位宜用洗剂,若用乳膏涂少量后应擦匀,以免发生浸泡作用。。如皮肤有糜烂面,应首先应用洗剂(不用乳膏)。

环吡酮胺乳膏

外用,偶见局部刺激症状,偶可发生接触性皮炎。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若用药部位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禁用。

十一烯酸软膏

症状消失后,应继续用药2周,如治疗4周未见好转,需向医生咨询。对持久的真菌感染,白天使用撒布剂,晚上使用软膏。感染缓解、症状消失后,可继续使用撒布剂,以防再次感染。

酮康唑乳膏

禁用于急、慢性肝病患者。与乙醇合用,发生肝*性的机会增加,故接受长期治疗或有肝病史者应避免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权衡利弊。

糖皮质激素制剂

在体、股癣尚未根治前,禁止应用,如曲安奈德(去炎松)乳膏、氟西奈德(肤轻松)乳膏,以免加重病变。

预防养护

①外用药期间,对患部皮肤尽量不洗烫,少用或不用肥皂和碱性药物,少洗澡,以使抗真菌药在体表停留的时间延长,巩固和提高疗效;

②若患者同时患有手、足癖,必须同时治疗,以免由瘙抓引发再次感染。体股癣合并有糖尿病患者,在应用抗真菌药的同时,宜控制血糖;

③保持干燥,注意个人卫生,糜烂型足癣忌用热水洗烫,鞋袜应定期洗烫,在夏季潮湿的季节,宜在适宜场合经常解开鞋带而释放湿气,保持足、体、股、大腿部的皮肤干燥;

④避免直接接触病兽、病猫、病犬,预防真菌的传播。足癣注意

①穿透气性好的鞋,并保持鞋袜的清洁干燥,鞋子可使用短波紫外线等器械清除细菌和致病真菌,减少复发。

②避免长期将手足浸泡水等液体中,脚掌出汗多时可使用抑汗剂,如6.25%~20%的氯化铝。

③不与他人共用日常生活物品,如指甲刀、鞋子、袜子等。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口服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对中重度足癖的效果与常规疗程的口服抗真菌药相当,而优于单独外用抗真菌药。纠正误区

①使用外用药症状消失后,真菌仍然存活在皮肤鳞屑或贴身衣物中,遇到潮暖环境,又会大量繁殖,导致癣病复发。因此,表面症状消失后,仍要坚持用药1至2周。

②激素类药物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滥用激素软膏,会造成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多毛等不良反应。而体癣、手足癣、股癣等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涂擦素软膏往往只能起到一时的缓解,但由于抑制了免疫作用,反而促进了真菌繁殖,加重病情。

③口服或外用抗真菌药物大多属于处方药品,需要谨慎并由医师诊察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预防要点

①真菌性皮肤病可以治愈,但容易复发或再感染,正确的预防措施对降低复发、减少传播至关重要。如家庭成员或宠物有癣病者应积极治疗,对污染的衣物应采取晒、烫、煮、熏等措施,对带菌的毛发、鱗屑及痂皮等应采取焚毁措施,注意不与患者共用曰常生活。

②患糖尿病的人容易发生癣病,因为皮肤里含糖量增加,为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养料。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药圈

本文为转载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目前+人已

TUhjnbcbe - 2021/3/10 8:54:00
编辑按:我们开设了“新·规范”这一专栏,整理近段时间发布的重要的指南、专家共识、行业规范等,每周推送一次,以供临床参考。《中华传染病杂志》于00年11月全文发布了《中国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感染病原体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就第二代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样本采集、分析解读和诊断效能等方面进行证据总结和意见推荐,建立中国感染病原体宏基因组学检测的标准规范”。该专家共识由《中华传染病杂志》编委会组织编写,我科周惠娟主任参加编写。一、二代测序的临床需求与应用范围1、概述?推荐意见1:若怀疑细菌、真菌、DNA病*、寄生虫、不典型病原体感染且需进行二代测序检测时,建议采用DNA检测;若怀疑RNA病*感染时,则建议采用RNA检测(A,Ⅱ)。?推荐意见:对于临床疑似感染的病重、病危或免疫抑制、免疫缺陷患者,建议在完善传统实验室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同时,采集疑似感染部位的标本进行二代测序(B,Ⅱ)。、在临床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适用范围?推荐意见3:对于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的患者,如有条件,推荐在抽取脑脊液时同步留取mL脑脊液标本保存于-16~-0℃冰箱。在完成常规生物化学检查和培养之后,若3d内未获得明确的病原学依据且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推荐对留存的脑脊液标本进行二代测序检测。若未留存标本,可重新采集标本(A,Ⅱ)。?推荐意见4:对于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病*感染的患者,如有条件,推荐在抽取脑脊液时同步留取mL脑脊液标本保存于-16~-0℃冰箱。在传统PCR分子检测(包括多重探针分子PCR方法)后若未能获得明确的病原学依据,推荐对留存的脑脊液标本进行二代测序检测。若未留存标本,可重新采集标本(A,Ⅱ)。?推荐意见5:对于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需要随访病原学证据的患者,可首选二代测序进行检测(A,Ⅱ)。3、在临床疑似血流感染中的适用范围?推荐意见6:对于怀疑血流感染的患者,如有条件,推荐在抽取血培养标本时同步留取mL血标本,分离血浆后保存于-16~-0℃冰箱,血培养3d未报阳且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时,推荐对留存血标本进行二代测序检测。若未留存标本,可重新采集标本(A,Ⅱ)。?推荐意见7:对于怀疑继发性血流感染的患者,在原发感染灶的病原学检测为阴性或因各种因素无法送检合适标本的情况下,可考虑将血标本的二代测序检测作为二线检测方法(B,Ⅲ)。4、在临床疑似局灶性感染中的适用范围?推荐意见8:对于怀疑局灶性感染的患者,在对局灶部位完成常规的生物化学、培养或PCR检测后,若未能获取病原学诊断结果,推荐将二代测序作为二线首选检测手段(B,Ⅱ)。5、在临床疑似呼吸道感染中的适用范围?推荐意见9:对于呼吸道感染患者,若3d内未通过传统实验室检查获得明确的病原学依据且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推荐留取呼吸道标本进行二代测序检测(A,Ⅱ)。?推荐意见10:对于高度怀疑病*性肺炎且病情持续进展的患者,可先完善呼吸道病*多重PCR检测,若为阴性,再行二代测序检测,并应同时进行核酸RNA反转录(A,Ⅱ)。补充:“目前,二代测序成本仍较高,商业化的二代测序检测产品基于成本的考虑,其相对固定的数据覆盖度(如0M特异性序列)对不同类型呼吸道临床样本的灵敏度低于荧光PCR等传统分子检测方法。因此,其不能替代传统检测方法(除非加大测序覆盖度使其灵敏度大于传统分子检测方法),而是应作为传统方法无法明确感染病原体时的补充。”二、二代测序的流程与质量控制?推荐意见11:采集样本送检二代测序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A,Ⅱ)。?推荐意见1:样本应直接从患者感染部位的体液或组织中进行采集(A,Ⅱ)。?推荐意见13:当患者存在感染表现但病情危重或不能耐受有创操作时,可考虑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送检(B,Ⅱ)。补充:“采集的样本应尽量选取感染部位的体液或组织,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若感染部位的样本采集难度较大,可选择外周血液标本,但有可能会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目前有研究发现,对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痰液/肺泡灌洗液和血液标本检测病原体的一致性仅仅为40%~50%。”?推荐意见14:实验室在充分保障生物安全性的前提下,应建立完整的核酸检测流程(样本采集,样本前处理/核酸抽提及文库建立,质量控制及生物信息分析,二代测序结果的实验室判读)(A,Ⅲ)。?推荐意见15:每批次实验中都应包括内参照、阴性对照品和阳性对照品。每批次实验均需严格评估是否存在操作或环境带来的污染。单个样本测序数据量特异性序列片段数建议不低于×10^7条(即0M特异性序列数),此外建议测序序列读长不少于单端50bp(A,Ⅲ)。?推荐意见16: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建议采用临床应用级别的数据库,审慎使用公共数据库(A,Ⅲ)。?推荐意见17:建议二代测序检测病原体的报告应涵盖该批次实验中的内参照、阴性对照品和阳性对照品结果,并记录相关质量控制标准,如单个样本数据量、序列读长,以及相关的质控参数(A,Ⅲ)。三、二代测序结果的临床应用建议及其临床判读、验证?推荐意见18:二代测序结果应在与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密切结合的前提下进行解读和验证(B,Ⅲ)。?推荐意见19:对于疑似中枢神经系统、血流、呼吸道感染或需排除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根据推荐意见1至13采集合适的样本进行二代测序,根据送检样本类型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他结果辅助判断或排除诊断,同时应注意排除检出病原体定植的情况(B,Ⅱ)。?推荐意见0:对于二代测序结果为阴性,但根据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如培养结果)高度提示感染可能的尚不能排除感染的患者,建议必要时再次取样重复二代测序检测(B,Ⅱ)。四、二代测序在临床感染性疾病中针对不同病原体类型的诊断效能?推荐意见1: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目前证据提示二代测序检测细菌、寄生虫、病*的效果较好,而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仍需更大样本量的临床试验来检验其检测效能(B,Ⅱ)。补充:“由于二代测序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仍以病例报道为主,所以可参考的大型研究较少。脑脊液通常含有较低的病原体量,故病原体检测更具挑战性。”“国外一项研究显示,与传统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二代测序的灵敏度为73%,特异度为99%,阳性预测值为81%,阴性预测值为99%。”“另一项研究发现在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初治患者中,与培养相比,二代测序具有90%的灵敏度,其检出率较培养提高了约5%。”?推荐意见:对于脓*症患者,推荐联合采用传统实验室培养和二代测序来提高病原学的检出率(B,Ⅱ)。补充:“一项中国的研究显示,以培养为金标准,二代测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和89.6%”,“若以培养联合二代测序、桑格法测序验证作为金标准,则二代测序的阳性率较单用血培养有显著提升(3.08%比1.8%)。另一项关于脓*症休克的研究中,二代测序的阳性率在起病前3周内波动于71%左右,而血培养阳性率仅在起病时达33%,此后波动于10%~0%。”?推荐意见3:对于局灶脓肿或组织感染患者,二代测序的总体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好,其中对细菌检测的灵敏性优于真菌(A,Ⅱ)。?推荐意见4:对于呼吸道感染,二代测序在病*及少见病原体的检测中体现出较好的检测效能;但在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检测中,二代测序尚不能准确判断菌群定植或感染状态,仍需依赖临床医师结合患者病情进行进一步分析(A,Ⅱ)。补充:“一项中国的研究对例患者(其中呼吸道感染55例)的各种标本行二代测序检测(其中肺泡灌洗液+痰标本共9份);结果提示与培养相比,二代测序对结核分枝杆菌、厌氧菌、真菌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培养;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二代测序比培养显著提高了灵敏度(50.7%比35.%),而特异度无显著区别。”?推荐意见5:对于结核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布鲁菌等胞内菌,以及具有细胞壁的真菌,二代测序的检测效能会相对降低,应对上述菌群设置特定的序列数阈值(A,Ⅲ)。?推荐意见6:对于新发、罕见、疑难感染性疾病,以及免疫缺陷患者,二代测序能显著提高病原体的检出率,可作为上述疾病的一线检测手段(A,Ⅲ)五、二代测序在成本经济效益分析下的临床应用推荐?推荐意见7:目前,开展二代测序的成本仍较高,尚不能作为轻症感染性疾病的一线检测手段(A,Ⅲ)。

?瑞金感染科活动预告:

◆医院感染科进修医生招生简章

◆瑞金感染科远程简易会诊公告?1月0日王晖主任

◆瑞金感染科01年1月远程简易门诊预告

?瑞金感染科的那些故事:

◆00,您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middot规范中国宏基因组学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