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共生定植还是感染致病端看肠道真菌如何l
TUhjnbcbe - 2021/2/15 2:20:00

今天是第期日报。

Cell子刊:白色念珠菌如何在共生及致病形态间切换

CellHostandMicrobe[IF:17.]

①在小鼠定殖模型中,白色念珠菌的酵母形态和菌丝形态在整个胃肠道中共同存在;②白色念珠菌从酵母变为菌丝的形态发生过程,抑制了其在肠道中的共生;③转录因子Ume6是菌丝形成的主要调控因子,通过激活菌丝特异性促炎分泌蛋白酶(Sap6)和菌丝细胞表面粘附素(Hyr1)的表达抑制肠道定殖;④与ume6突变体一样,缺乏SAP6的菌株有更强的定殖适应度,而SAP6过表达的菌株定殖能力减弱;⑤白色念珠菌的共生适性与菌丝特异性*力因子的表达负相关。

CandidaalbicansMorphogenesisProgramsControltheBalancebetweenGutCommensalismandInvasiveInfection03-13,doi:10./j.chom..02.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肠道共生真菌,其在酵母与菌丝之间的形态转化对其*力及在肠道中的共生生长十分关键。《CellHostandMicrob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转录因子Ume6是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的主要调控因子,对阐释白色念珠菌的共生形态及致病形态在宿主体内的平衡维持机制有重要参考价值。(

沈志勋)

MKP5抑制食源性肝性脂肪变性及肝性脑病

Hepatology[IF:14.]

①在高脂饮食喂养下,缺失MAPK磷酸酶5(MKP5)的小鼠相比于野生型小鼠表现出更严重的肝性脂肪变性及肝性脑病,且与促炎细胞因子及胶原基因的表达增加相关;②MKP5敲除小鼠的肝脏中,p38的活化增强,导致CIDEA及CIDEC表达增加,PPARγ的表达也显著升高;③在肝细胞中过表达MKP5或抑制p38活化,可导致PPARγ的表达降低;④高脂饮食喂养的MKP5敲除小鼠中,抑制p38可缓解肝性脂肪变性,这与CIDEA、CIDEC及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相关。

ProtectiveFunctionof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Phosphatase5inAging‐andDiet‐InducedHepaticSteatosisandSteatohepatitis03-01,doi:10./hep4.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MAPK磷酸酶5(MKP5)可通过抑制p38–ATF2及p38–PPARγ信号通路,在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肝性脂肪变性及肝性脑病中起到保护作用,对于阐释肝脏病变机制、开发新治疗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沈志勋)

靶向控制钙信号有望治疗脂肪肝(综述)

TrendsinEndocrinologyandMetabolism[IF:10.]

①肝细胞胰岛素耐受、内质网应激和脂质储存能力在肝脂肪变性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②钙池操纵性钙内流(SOCE)在肝脂质合成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③肝细胞中SOCE功能降低导致的钙缺乏症,可能是脂肪肝发生的一个新的重要因素;④SOCE功能降低可加速细胞内脂质积累的速度,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和胰岛素耐受的风险;⑤重新激活SOCE、降低蛋白激酶C活性、刺激SERCA活性的疗法,可能对治疗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和II型糖尿病有效。

CalciumSignalingAsaTherapeuticTargetforLiverSteatosis04-01,doi:10./j.tem..02.

《TrendsinEndocrinologyandMetabolism》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钙信号在肝脂质合成中的重要调控作用,以及钙信号异常在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并讨论了靶向钙信号在治疗脂肪肝、胰岛素耐受、II型糖尿病等疾病中的潜在可能。(

沈志勋)

西式饮食促进肾脏病变的新机制

Hypertension[IF:6.]

①喂养西式饮食(WD)16周后,雌鼠体重、脂肪量、蛋白尿及血管硬度指数增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②WD引起的肾动脉硬化与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化受抑制、氧化应激与促炎免疫应答增强、胞外基质降解途径改变以及纤维化相关;③内皮盐皮质激素受体(ECMR)缺失通过提升eNOS活化、减少巨噬细胞M1极化、降低谷氨酰胺转移酶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以抑制WD介导的上述变化;④WD引起ECMR的活化,促进肾动脉硬化及纤维化。

Diet-InducedObesityPromotesKidneyEndothelialStiffeningandFibrosisDependentontheEndothelialMineralocorticoidReceptor04-01,doi:10./HYPERTENSIONAHA..

《Hypertens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西式饮食可引起雌性小鼠的内皮盐皮质激素受体活化,激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导致肾脏内皮细胞功能受损,从而促进肾脏动脉硬化及纤维化。该结果对研究饮食与肾脏病变之间的关系具有参考价值。(

沈志勋)

哪种脂肪酸可缓解食源性神经病变?

JournalofNeuroscience[IF:5.97]

①喂食富含饱和脂肪酸(SFA)的高脂饮食后,雄性小鼠发生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②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高脂饮食干预可逆转神经病变,并恢复神经传导速度及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③油酸(一种MUFA)可抑制感觉神经元线粒体运输受损和线粒体功能障碍;④油酸还能维持细胞内ATP水平,阻止棕榈酸诱导的细胞凋亡,促进感觉神经元脂滴形成,保护感觉神经元免受脂*性。

Thedivergentrolesofdietarysaturatedandmonounsaturatedfattyacidsonnervefunctioninmurinemodelsofobesity03-18,doi:10./JNEUROSCI.-18.

《JournalofNeuroscienc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高脂饮食可引起小鼠发生周围神经病变,而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高脂饮食则可逆转神经病变,提示调整饮食中的脂肪酸类型或可用于防治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

沈志勋)

远端小肠在餐后血糖调节中发挥更大作用

DiabetesCare[IF:13.]

①在10名健康人及10名II型糖尿病患者中,小肠近端输注葡萄糖后的血糖及血清3-甲基葡萄糖均高于小肠远端输注;②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在近端输注后升高较少,在远端输注后显著升高;③近端和远端输注葡萄糖后促胰岛素多肽(GIP)均迅速升高,但近端输注后GIP浓度维持的时间较短;④相比于远端输注,近端输注后肠促胰岛素效应和胃肠道介导的葡萄糖处理(GIGD)能力均较小;⑤远端小肠在调节餐后葡萄糖代谢方面比近端小肠更有优势。

ComparativeEffectsofProximalandDistalSmallIntestinalGlucoseExposureonGlycemia,IncretinHormoneSecretion,andtheIncretinEffectinHealthandType2Diabetes02-14,doi:10./dc18-

《DiabetesCare》上发表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健康人及II型糖尿病患者中,相比于近端小肠,远端小肠在餐后血糖的调节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沈志勋)

NatureReviews:高血压及肾损伤中的免疫反应(综述)

NatureReviewsNephrology[IF:14.]

①盐敏感的高血压患者中肾端器官损伤的比例较高,这类肾损伤伴有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浸润肾脏;②药理学和遗传学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在高血压和相关肾损伤过程中发挥作用;③介导高血压免疫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包括释放细胞因子、其他改变生理功能的分子和/或引起组织损伤的分子;④高血压中免疫激活发生在血压变化等主要病理变化之后,可能涉及交感神经刺激、压力介导的组织损伤、暴露于新老抗原以及其他与高盐摄入相关的效应。

Immunemechanismsofsalt-sensitivehypertensionandrenalend-organdamage02-25,doi:10./s---z

免疫反应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和肾脏损伤有关。《NatureReviewsNephrology》近期发表综述,系统性介绍了免疫反应在高血压和相关肾损伤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和潜在机制,特别指出了高盐饮食在高血压病理中的潜在作用,对了解高血压病理、病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小肠君)

Science子刊:PAI-1恶化结肠炎中的粘膜损伤

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IF:16.71]

①利用来自14个队列的份肠道活检样本进行全转录组分析,发现在活动性IBD患者及对抗TNF生物治疗不应答的IBD患者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表达上调;②PAI-1及其直接作用的靶点——纤溶活性蛋白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可调节肠道炎症;③肠道上皮细胞产生tPA,后者可在结肠炎小鼠模型中起保护作用;④tPA介导抗炎因子TGF-β的切割及活化,PAI-1可抑制tPA的作用,从而加剧粘膜损伤。

PAI-1augmentsmucosaldamageincolitis03-06,doi:10./scitranslmed.aat

《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活动性IBD患者及对抗TNF治疗不应答的IBD患者的肠道活检样本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升高,PAI-1可抑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介导的抗炎作用,从而加剧肠道炎症及粘膜损伤。(

沈志勋)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女巫,沈志勋,thislittlepiggy,祁玉丽,梁婷婷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益生元研究进展小汇总

再聚焦!如何诊断与治疗炎症性肠病

皮肤真菌,是敌是友?

Science:含高果糖玉米糖浆的甜味饮料,还能多喝吗

中科院团队:干掉肠道菌群,小鼠变得怕冷

中国自闭症菌群研究取得突破,刘星吟团队登上Cell子刊

JAMA再引争议:胆固醇与鸡蛋摄入量要不要设限?

食物过敏,元凶是谁?

治疗糖尿病,有何新方法?

JAMA:中年吃的好不好,对老年痴呆有影响吗?

点击阅读原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共生定植还是感染致病端看肠道真菌如何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