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肠rdquo备不懈新冠
TUhjnbcbe - 2021/2/7 2:34:00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最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肠”备不懈:新冠病*感染防治

SARS-CoV-2病*示意图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已传播到全球众多国家,全球新冠病*感染人数正在激增,中国以外疫情继续恶化。如何防治,成为众人焦点。2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将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列入治疗方案中。受此影响,在王方岩老师的指导下,第二临床医学院的章启豪与其团队基于“菌群-肠-肺轴”理论,分析了肠道菌群对新型冠状病*性肺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菌群-肠-肺轴(microbiota-gut-lungaxis,MGLA)”理论指的是肠道通过内部菌群与肺部建立一定紧密联系并相互影响——肠道菌群失调可以造成肺部的病理变化,而肺部疾病亦可以造成肠道菌群的紊乱,影响肠道功能。

菌群-肠-肺轴(MGLA)示意图

冠状病*或通过“菌群-肠-肺轴”造成机体损伤

SARS-CoV-2通过刺突蛋白可以与相关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2)结合,借此侵入细胞,在人体细胞内完成病*的复制,并进一步诱发人体免疫反应,引发后续症状。其中,ACE2的受体在肺和消化道的黏膜上皮细胞均高表达,提示SARS-CoV-2也可能感染肠道上皮细胞,引起粪口途径的传播。医院都在确诊患者粪便中发现SARS-CoV-2核酸阳性,这提示着SARS-CoV-2不仅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且还可能通过含有病*的粪便形成气溶胶再传播。因此SARS-CoV-2可与肠道内ACE2的受体结合,干扰正常ACE2功能,可能会造成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破坏、氨基酸的吸收障碍以及肠道菌群的失调甚至严重的机体炎症,加重SARS-CoV-2感染的症状。

在无“特效药”可用的情况下,提高免疫系统抗病*能力,减少过度炎症反应造成的器官和系统损伤,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而肠道菌群就是一种新策略。已有较多研究表明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的策略可通过产生特定代谢产物抑制I型干扰素介导的过度炎症反应,从而预防病*感染导致的严重组织损伤。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减轻病*造成的肺部损伤。

改善肠道菌群的具体措施

a改善口腔菌群

1

保持口腔清洁

2

减糖、戒烟、禁槟榔

3

睡前含服益生菌制剂

4

定期检查

扫描电子显微镜将口腔细菌放大至一万倍

b改善肠道菌群的一般措施

1、针对改善肠道菌群一般建议使用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又称微生态调节剂,是指能够促进益生菌的生长、减少肠道*素吸收、提升患者免疫功能、预防或治疗全身及局部感染的制剂。按组成划分,可分为益生菌(有益微生物)、益生元(促进益生菌生长的成份)和合生元(益生菌+益生元)。

菌群制品示意图

2、中药

根据自己的体质选用,改善肠道菌群健康。调理脾胃的药物如白术,莱菔子,*芪,*参等往往具有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山药,薏仁米,大枣,扁豆等中药具有健脾利湿作用,富含活性多糖、寡糖和有机酸等物质,可以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

调理脾胃的中药

c预防继发感染

基于“菌群-肠-肺轴”理论,人体感染SARS-CoV-2后可能间接导致肠道黏膜损伤,肠道菌群失衡。另外,在治疗过程中,误用、滥用抗生素,将严重破坏菌群平衡,容易造成二重感染,最终导致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机体免疫力下降。必要时直接服用以优势菌种为主要成分的微生态制剂能有效抑制肠道中致病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继发感染。

d重症患者的微生态制剂使用

有研究表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粪便菌群多样性紊乱,存在极端生态失调现象,这与重症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已明确双歧杆菌、乳杆菌等为人体生理益生菌,其相关活菌制品是主要用于治疗重症病人的微生态制剂。同时粪菌移植(FMT)以其便捷性和安全性成为有潜力的治疗手段。

粪菌移植(FMT)

采访

Q

您觉得肠肺轴这个研究未来方向在哪里?

A

谈未来之前,先聊聊过去。中医有“肺与大肠相表里”,“脏病腑治”的理念,并已践行数千年,即便如此,“以肠治肺”这一举措也是近几十年才逐渐获得现代医学有限的认可。究其缘由,是因为中医治疗的经验性和模糊性,直到现在,“肠-肺轴”的具体机制也有待明确。我们知道,研究类型基本分为人群研究、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就“肠-肺轴”而言,这个概念的提出迄今也不过几十年,打好基础研究这个基石是最重要的。但临床研究也不能丢,以此次疫情为例,微生态制剂在防治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个作用体现在其通过免疫学机制对肺部疾病的治疗效果,且这个治疗效果是相对广谱的,较之病*特异性药物的研究成本高、研究周期长,微生态制剂有自身的优势。但“广谱”也在无形中弱化了微生态制剂的治疗作用,相对地凸显了其保健作用。如何在“以肠治肺”中发现更具体的机制,使得特定的病种,能以特定的菌种及代谢产物治疗,这是肠肺轴研究路上势必要攻克的一个难题,也是一大前进方向。今年2月3日,全国首个微生态抗新冠肺炎攻关专家组在青岛成立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广谱性是肠道菌群打退病魔所持的盾牌,但我们更期待它能亮出利刃,展现其特异性。

Q

目前是否有证据表明SARS-CoV-2会影响肠道ACE2受体导致感染?

A

目前没有直接证据。作为一种新发的传染病,COVID-19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以及组织学损伤等一系列问题,都不甚明晰。虽然国内已对11例新冠肺炎患者的遗体进行病理解剖,但从大体标本,到组织学,到分子病理学,到病原学分布,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现有的研究成果尚不足以支撑这一论点。尽管如此,研究已经证实,ACE2是SARS-CoV-2的基本受体,且ACE2在肠黏膜上皮组织高表达,结合部分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患者的粪便、尿液中相继分离出SARS-CoV-2,我们基本可以推测SARS-CoV-2会结合肠道ACE2受体导致感染。

Q

为什么会选这个题目?

A

首先,在团队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本团队长期从事肠道微生态方面的基础医学研究,认识到微生态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疫情当前,希望以所知所学尽微薄之力。再者,从实际情况出发,微生态制剂早已被纳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其在预防或减轻继发感染的重要作用也多次被李兰娟院士肯定。临床治疗的效果确实,这是首要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以往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流感病*感染引起的肺炎的研究,已经可见肠道微生态对此类病*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加上肠道菌群对机体免疫功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综上种种,我们团队认为,肠道微生态或许可以成为疫情防治切入点之一。

Q

请问团队是怎么分工的,老师又提供了什么指导?

A

前期团队指导老师帮助团队成员充分理解新型冠状病*肺炎特点,专研“菌群-肠-肺轴”的科学理念,之后我们方才提出了肠道菌群干预新冠肺炎的干预方案。基于此,我们团队根据人员能力特点,从疫情分析、菌群机制研究、干预方案几个角度进行分工。按照分级负责制,总负责人需要每天审阅稿件,提出修改建议并督促成员进行修改,以此达到效率的最大化。老师除了前期认真的指导外,还让我们充分学习了科研写作的表达方式以及语言特点,让每位成员都受益匪浅!

本文基于“菌群-肠-肺”轴理论,为SARS-CoV-2的基础研究与防治提供了新的切入点——SARS-COV-2通过肠道黏膜上高表达的ACE-2受体侵入人体并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衡,加重疾病病情;但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在一定程度上,这能够帮助减轻患者肺炎症状以及改善肺炎预后。本文介绍的菌群防治措施具体而全面,操作性强,对于新冠肺炎的防预与治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肠道菌群-肠-肺轴”在调节病*等所致的肺部病理损伤方面的重要性,我们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肠rdquo备不懈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