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卫生保健幼儿园肠道传染病知识及预防措
TUhjnbcbe - 2021/1/10 3:11:00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现在季节气温变化比较大,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容易高发,幼儿体质较弱,是肠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因此加强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儿童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由消化道侵入而引起的传染病。这类疾病传染性强、危害性大,主要通过饮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等渠道传染。比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轮状病*感染、霍乱、手足口病、急性胃肠炎、诺如病*等。

一、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指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传染源是痢疾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摄入使人感染。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青少年。主要临床表现:感染后潜伏期大多为12至96小时,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恶心、呕吐、*血症、肠痉摩、“里急后重”。典型的患儿会有脓血便及粘液便,严重者可并发溶血尿*症候群,甚至可引起死亡。幼儿还可能有肠痉挛表现,比如腹痛、哭闹等。

二、轮状病*感染

轮状病*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而致病。多发生于秋冬季节。主要临床表现:感染病*后1-3天发病,病初几乎都有呕吐,持续2-3天。多数患儿有发热现象,体温多在38~40℃之间,持续1-4天。病后2天出现腹泻,病程3-4天为极期,大便每日十多次,甚至几十次,呈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或呈花绿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粘液,无脓血,无腥臭味。许多孩子连续腹泻半天或一天后,就会出现脱水症状,应引起家长的特别注意。

三、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传染源是霍乱患者和带菌者。通过被病人与带菌者粪便或排泄物污染的水、食物以及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不同途径进行传播或蔓延,其中水的作用最为突出。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急,起病快。发病迅速出现频繁的水样腹泻,粪便通常呈米汤状。病人可能很快会有脱水及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若不能及时接受治疗或治疗不当,会造成患者死亡。

四、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或肠道病*引起的传染病。传播途径较为复杂,常通过密切接触和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夏秋季较常见。主要临床表现: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潜伏期通常是3-7天。

五、诺如病*

诺如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体或用具,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等。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流行的高发季,人群普遍易感,人感染诺如病*后,一般12-48小时出现症状,导致急性胃肠炎。主要临床表现: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患者症状持续2-3天后恢复。极少数病例可发生重症甚至死亡。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为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1.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2.做到不喝凉水、不洁之水,不吃腐烂变质、不洁食物。尤其是放在冰箱里保存的食物,一定要蒸煮热透再食用。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而且要用肥皂等清洁剂认真彻底清洗。做到勤洗澡、勤换衣。

4.生吃果蔬要洗净。最好用专用洗涤剂清洗。要延长清洗浸泡时间,先用洗涤剂水浸泡20分钟,然后再用水清洗二次以彻底清除残留农药。

5.家里的所有烹饪器具和食具,使用后应洗涤干净并保持干燥,应经常煮沸消*,尤其是孩子使用的碗筷。

6.家长们应养成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已消*食具与未消*食具分开存放的好习惯,以防止交叉污染。

7.严禁使用“四无”食品,即无生产厂家、无商标、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的产品,把好食品的采购及验收关。

8.避免带孩子参加群体性聚餐活动,不吃路边小摊的食物。

9.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幼儿抵抗力,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10.一旦出现腹泻、呕吐,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不要怀着侥幸心理,以致延误病情。如果身边有肠道传染病患者时要及时进行隔离。尤其对患者粪便、呕吐物等要处理好,避免造成水源和食物污染。

肠道传染病并不可怕,更多需要家园配合,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有效的预防病*传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卫生保健幼儿园肠道传染病知识及预防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