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道感染中以肺炎发病最为严重,而肺炎中以肺炎支原体肺炎最为常见,且临床症状不典型。肺炎支原体肺炎“雷声小、雨点大”,一般起病缓慢,潜伏期为1周-3周,其初期症状和感冒相似,而常常被贻误治疗,加之后期病情表现复杂,加大了治疗难度。
日前,由《中华儿科杂志》牵头,全国儿呼吸科和儿内科专家历经一年的讨论和撰写,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系列文章(以下简称“文章”)于年2月在《中华儿科杂志》正式发表,以全面、深入、综合的视角规范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导临床决策,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首都医科医院呼吸二科主任赵顺英教授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是学龄期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但由于公众尤其是广大儿童的家长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严重不足,甚至部分医务人员对支原体肺炎的认知也不够全面,因此文章的编撰与推广将缓解我国肺炎支原体发病与诊疗领域脱节的状况,促进疾病防治工作,逐步缩短与发达国家在这一疾病领域所存在的差距。
疾病诊断需综合多种临床症状上海医院呼吸科主任陆权教授表示,常规的门诊检查如血常规、胸片等不能特异性鉴别是否为肺炎支原体感染,不能依靠白细胞数计数、胸片可见肺部病灶、症状等判断是细菌感染、病*感染还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此次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征象和体征的系统综述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和其余的细菌、病*性感染在发病时无特异性区别,无法通过这些常规检查和临床征象、体征经验性判断是否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如血清学诊断),并综合多种临床症状综合考量,才能判定患儿是否为肺炎支原体感染。
赵顺英教授进一步表示,对于存在发热、咳嗽,尤其是咳嗽较剧烈者,应该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对于学龄期儿童出现上述表现,白细胞不高者除了考虑病*感染外,应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对于发热、咳嗽超过5天的患者,除了考虑细菌感染外,也应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治疗的同时应该考虑,儿童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选择使用抗生素时更需要慎重。此次系列文章在重要的治疗部分就指出:目前国内国外指南和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均表明大环内酯类,特别是阿奇霉素类药物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实现临床治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