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府历来十分重视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年原国家卫生部发布关于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由此揭开抗菌药物专项管理的新序幕,之后逐年均推出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相应通知、管理办法、指导原则等,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9号),正面提出要逐步转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模式,从"以行*部门干预为主"转变为"以多学科专业协作管理为主",并明确提出"加强儿童等重点人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当前儿童使用抗菌药物面临的突出问题",通知要求"持续完善多学科诊疗体系""充分发挥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多学科抗菌药物管理中的作用"。按照这一原则,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发出关于召开"中国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规范及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编写启动会的通知(国卫合药委函〔〕5号),并于年2月组织儿科临床专业与检验专业专家启动编写"中国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规范和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年)"(以下简称"共识"),目的是进一步规范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的实验室诊断,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针对MP感染及其肺炎等,中华儿科杂志在年2月的第54卷第2期有5篇专论和2篇系统评价,并有述评指出儿科医生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认知有更新之必要。无独有偶,在组织编写"共识"之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检验学组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上刊出了"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实验室诊断中国专家共识",这更激励和促成儿科临床专业与检验专业专家编写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共识",规范MP的实验室诊断。
"共识"分成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MP感染的临床学若干问题;第二部分是MP感染的实验室诊断规范;第三部分则是前两部分的结合,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儿童MP感染,医院、不同环境如门诊或病房、不同年龄和不同病期以及某些特殊状况如免疫功能低下者MP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共识"推荐的依据是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兼顾其实用性、可及性和经济性。
一、MP感染的临床学若干问题
(一)微生物学及其致病机制
MP归属支原体属支原体科支原体目柔膜体纲,是迄今发现的能在体外固体培养基(如SP4培养基)上生长、不依靠活体细胞而生存的最小微生物。其菌落在高倍显微镜下呈典型的煎蛋状。MP无细胞壁,形态多样,常为纺锤体状,长1~2μm、宽0.1~0.2μm,体积不及细菌平均体积的5%,可以通过0.45μm孔径的细菌滤器。MP结构呈环状双股DNA,共有个基因,全长bp。
MP感染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感染的MP载量、宿主的免疫状态以及呼吸道正常菌群的分布均可能影响MP感染的进程。MP可通过黏附及细胞*效应对呼吸道上皮造成直接损伤、通过免疫机制引起呼吸系统和其他系统损伤,当侵入呼吸道并借滑行运动定位于纤毛间时,MP丝状体顶端的P1和P30黏附蛋白可使其牢固地黏附于上皮细胞的表面受体,抵抗纤毛的清除和吞噬细胞的吞噬,黏附蛋白也具有直接细胞*性并激活初始炎症反应。内源性活性氧及过氧化物、脂蛋白也是重要*力因素,而MP分泌的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素可造成上皮细胞空泡化、纤毛功能丧失等气道黏膜损伤。另一方面,机体的免疫炎性反应、细胞因子产生的炎症级联放大效应以及机体自身免疫机制等共同参与了MP复杂的致病机制。
(二)流行病学特点
MP感染全年散发,我国北方以冬季、南方则以夏秋季为多,每3~7年有一次流行高峰。在社区、家庭内或聚集人群中可以有流行感染,暴发则往往多在学校、幼托机构、夏令营等较封闭的群体中。MP感染无显著性别差异。
MP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各年龄段人群对其普遍易感,儿童则是最易感的人群。发病高峰年龄是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3~15岁儿童的社区获得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