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初的一天,周总理刚做完手术,在包扎伤口时,他似乎若有所思,嘴角微微抽动后,他低声道:“叫李冰同志来一下。”
这位李医院肿瘤科的一名医务人员,当她听到周总理在找自己时,赶紧来到周总理身边,却听见周总理说:“云南,云南锡矿工人的,肺癌发病情况,你,你知道不知道?”
李冰愣住了,她没想到,此时此刻还在手术台上的总理心中依旧心心念念着人民,她的眼睛湿润了,低声回道:“我知道。”
周总理的神色有一些疲惫,却也有些严肃,他说:“你们,马上去,解决,这个问题。”
图晚年周总理已被病痛折磨的非常消瘦
这几句话不到40个字,周总理说得断断续续,额角上也渗出了汗珠,他呼出的热气打在李冰脸上时,李冰的泪顺着脸颊落了下来:“好,我去,马上就去,总理您别说话了。”
说完这句,她不敢久留,扭头就离开了手术室,一关上手术室的门,她再也忍不住任泪水疯狂地倾泻,这次手术后,周总理的身体似乎更加虚弱了。
到了年底,周总理已经开始了断断续续的昏迷,负责治疗的专家们感到他的病情已经到了最后阶段,每个人都做好了最坏的思想准备。
12月7日深夜,周总理再次昏迷,值班医生立刻将所有相关医护人员及警卫员等叫到了病房,经检查后发现他被黏稠痰堵住了呼吸道,新鲜空气无法进入肺部,导致大脑缺氧昏迷。
图晚年的周总理被病痛折磨
医护人员们赶紧用吸引器将黏稠痰吸出,并给予大量加压吸氧,没过多久,周总理醒了过来,不久后,在京的多位中央政治局委员行色匆匆地出现在了这间病房中。
周总理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庞,脸上露出了笑意,他依次与每个人握手,此时的他虽已病入膏肓,心中却仍顾念着时局,缓缓开口道:“你们要好好帮助邓小平同志……”这句话声音极小,但已用尽了他全部的力气。
在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后,他多次与妻子邓颖超的秘书赵炜谈及自己的身后事,并称:“要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做肥料,我们共产党人,活着为人民服务,死了也要为人民服务。”这是他的遗愿之一。
这位伟大的总理啊,是我们最为喜爱、尊敬的人,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段中,心中最为挂念的不是自己也不是家人,而是人民和国家。
图周总理在工作中用简餐
他倾尽一切力量,甚至是献上自己的生命,只为推着当时正在历经风波的中国往前走,他人生的最后两三年,是多么的痛苦!但他,却是这样坚强地煎熬着……
过度操劳周总理患上心脏病和癌症
时间从年往前倒退3年,在年或许更早一些时候周总理就已经出现了便血情况,当时北京的专家们进行了会诊,但那次会诊的结果没人知道。
周总理身边的医务人员只看到他更加没日没夜地工作,整天伏案,一天的睡眠时间仅在4个小时内,长时间的休息不足让他的双眼充满了红血丝。
医护人员们劝他好好休息,他却说:“先让我忙过这一段时间,我这么大岁数了,能多处理点事就多处理点事,查出来这样的病我又能这么办呢?”
图周总理生活照
话虽这么说,但每当这位老人看向医生时,目光中却有一丝无法用言语表述的哀凉。
他的身体亏损严重,不是一朝一夕导致的。
年年初,他便被查出患有心脏病,那是由于长期熬夜,甚至通宵工作导致过度疲劳引发的。
根据资料记载:
“从年年中到年年初,他前后多次接见来自北京和全国各地来京的群众组织代表,仅是在被诊断患上心脏病的2月间,他就40余次接见中央、地方、军队负责人谈各类问题,近30次接见群众组织代表……”
图周总理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
因身边的工作人员陆续调离,到了年,周总理身边只剩下老秘书钱嘉东和新秘书纪东二人,有次接见外宾时候说到这件事,他便讲:
“我现在身边只有两个人了,其他的都支工支农去了,一天是二十四小时,一个人得工作十二个小时,他们也是要休息的,晚上我就让他们回家,有些事情我自己来办。”
年9月下旬,周总理曾对妻子邓颖超说:“每天一到早上八点左右,我就觉得自己精神不行了,写字的时候手老发抖。”
在此之前,他还对群众组织代表们说:“我身体不太行了,这才一年时间就成了这样,我要多为革命做些工作,我希望自己不要躺倒!”
图
晚年周总理正在做报告,那时候他的身体已经非常淡薄
长时间的劳累让他的心脏出现问题,需要靠吸氧来维持正常搏动,从那时起,周总理的办公室外总有医生和护士随时守候,就怕他出了什么事。
但是,自年5月开始,周总理需要处理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极为棘手复杂,这让他错过了许多静养休息的时间,心脏问题也日渐严重起来。
到了年秋,他两次发作心绞痛,其中有一次伴有早跳,后来医生给他做了心电图,发现他脉状动脉供血不足情况又加重了一些。
2个月后,中南海门诊部组织心脏科医生会诊,大家都一致认为,周总理的心脏问题已经发展到必须要严重注意的地步了。
图
晚年周总理正在作报告,眉宇间仍能看到英气非凡
同年,癌症又悄然向这位正在被心脏病折磨的老人袭来。
年年中,周总理的便中不断出现潜血,年5月中旬,中南海门诊部主任卞志强接到一通电话,称周总理的尿液中发现红细胞,想请医疗组负责人吴阶平大夫约几位医生研究一下。这是周总理当时的保健医生张佐良打来的电话。
5月25日晚,卞志强再次接到一通电话,说在周总理的尿标本中,找到了高度可疑癌细胞。医院病理科医生马正中打来的电话。
卞志强和吴阶平等人看过后表示,基本可以确认为癌细胞,之后,来自京津沪的三地专家进行了会诊,大家给出的意见基本一致:有泌尿系肿瘤与膀胱癌的可能性。
图他是负责周总理的医生之一,吴阶平
当时根据中央的指示,所有人都要对周总理进行病情保密。但小便中的红血球问题还是引起了周总理的注意,他曾向身边的大夫询问,由于纪律要求,他并没有从大夫口中得到检查结果。
后来他出现了大量便血、血尿,情况已经无法隐瞒。年年初,他和邓颖超从叶剑英元帅口中得到了相关说明:“确实有些问题。”
此后,他在完成了接待基辛格访华的工作后,便向政治局请假治疗,毛主席批示“同意”。
年3月10日至24日,周总理在妻子邓颖超的陪伴下做了全面检查治疗,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他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图在接待基辛格时,周总理的病情已经
边治疗边工作身体问题愈演愈烈
在治疗期间,周总理一直没有忘记工作,根据资料记载:
“年前半年,周总理每天工作12小时至14小时的时间有9天,工作14小时至18小时的时间有74天,工作19小时至23小时的时间有38天,一整天不休息通宵达旦的时间有5天。”
由于这样每日的过度操劳,年后半年,他的病情又加重了。那年6月1日,他住进了北京医院,8月的某天,在经过检查后,他被确诊为癌症转移。
在这里,周总理伴随着病痛的折磨度过人生最后的岁月,他前前后后共做了大小手术十多次,基本上40天就要动一次,其中的痛苦不言而喻。
图周总理与妻子邓颖超在一起
最后的日子中,妻子邓颖超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二人终于有更多的相处时间了,他们时常低声交谈,却从来不涉及党的纪律不许说的任何事。
这是他们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夫妻二人都认为,越是负责的党员,就越该以身作则,要遵守纪律,严守机密。那他们说什么呢?大概就是关于二人过去的回忆吧。
自年结婚后,周总理与邓颖超半个多世纪以来相濡以沫,感情极为深厚。
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们一起历经了出生入死、患难与共,就算分散两地也丝毫不畏惧,总是坚定地、泰然地奋斗着,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二人的爱情也没有丝毫消减。
图周总理与邓颖超的爱情非常让人羡慕
这段时间对于邓颖超而言,痛苦大于甜蜜,从前二人时常奔波在不同的道路上,而今她终于可以放下所有事情时时刻刻陪伴丈夫时,丈夫却已病入膏肓。
她回忆起当年周总理的治病历程时说:“他是在跟病苦斗。”
虽然苦,但他从不挂在脸上,他面对检查非常积极配合,不希望自己的病情为别人带来任何的负担,他曾对张佐良说:“如果有情况告诉我,我自己好下个决心。”
他对医务人员说:“请大家一定要将我的病情如实相告,因为我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好好做交代。”
那段时间,他对自己的疼痛绝口不提,心中却时时刻刻挂念着他的人民和祖国。
图
周总理与邓颖超在晚年一同接见中国跳高第一人倪志钦
年年初,他在完成又一次手术后,刚从麻醉中睁开双眼,第医院肿瘤科的李冰医生,让她一定要多关心云南锡矿工人的肺癌发病情况,并要求她马上去解决这个问题。
李冰听到周总理的话后,点头应允下来,她的心被周总理无论何时何都心心念念着人民的伟大情怀所感动。
她努力让自己不掉眼泪,可是看着虚弱无比的周总理,她硬是没忍住,急匆匆地转头走开,刚走到手术室门口眼泪便如同大雨般倾盆而下。
到了年年末,周总理已是弥留之际,他开始不断陷入清醒和昏迷中,这深深纠痛着每一位陪伴在他身边的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和妻子邓颖超的心。
图
任何时候周总理都将头发整理的整整齐齐,颇有风范
12月7日深夜,他因被黏稠痰堵住了呼吸道而昏迷,医护人员们明白要做最坏的打算了,所以立刻打电话通知了政治局。
周总理醒来后,困难地睁开双眼,看着眼前一位位熟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们,他努力挤出微笑,而后握住了他们每个人的双手,最后,他用尽力气挤出几个字:“你们要好好帮助邓小平同志……”
此时的他虽被病痛剧烈地折磨着,但心中想着的,却仍是祖国的未来!在那段时日,他时常痛得眉头紧锁、浑身打颤、紧咬牙关,双手将身下的床单几乎扯碎,也不愿哼出一声。
他的痛苦从他那不停转换的面色上就能完完全全地体会到,他的目光时而暗淡,时而闪烁,他不看周围的同志,他一直盯着那白色的天花板,眼睛在空中一阵无焦距的搜寻,仿佛在等着剧痛袭来又消失。
图虽生华发,但每次出席都精神抖擞
有多少次,身旁的护士看不下去了,含着眼泪劝说:“总理,我们打一针吧。”
他心中怕,他怕大家看到他痛苦的样子而难受,这在他看来是万分过意不去的一件事!看着眼前泪眼朦胧的护士们,周总理努力挤出一丝微笑,他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着:“放,放段‘洪湖水,浪打浪’。”
在优美的歌声中,周总理看着天花板发呆,他的眼中不时地迸溅出一丝丝火花,他似乎看到了那宽阔的洪湖,看到了人们在湖上采集莲藕的模样,看到了过去金戈铁马的岁月,看到了并肩作战、英姿飒爽的将士们……
他的眼圈突然湿润了,他垂下眼帘,微微点头,合上了那优美婉转的旋律。
到了年1月,周总理的昏睡时间越来越长,他生命垂危,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图被病痛折磨的周总理曾经是多么风光
尽管他从年年末到现在已经不怎么进食,甚至连水都不太喝,身体内几乎空虚,但肠道内仍在分泌一些液体。
这些液体和肠道内极少的残留物质、发酵的细菌以及肿瘤细胞产生的毒素混合在一起,使他出现了“麻痹性肠梗阻”症状。
他的肠道无法正常蠕动,残留物质就一直在他的身体里,因为无法排泄,这些东西和肠道内的气体让他肚子鼓胀,疼痛难忍。
1月5日,周总理迎来了人生的最后一次手术——结肠造瘘术,专家组做了最后一次努力,通过在他左下腹部开个口子,解决无法排泄的问题,将那些残留物质和气体后,周总理的身体也不会如此疼痛。
这次手术之后,医生们发现再也无力挽救了。
图周总理的追悼大会
1月7日,周总理的生命已经在靠着输氧、鼻饲等方法来延续,周总理不行了——这个现实如此痛苦,却让身边的医护人员们不得不去接受。
当天晚上11点,周总理微微睁开双眼,依稀看到了面前吴阶平等医生的轮廓,他用很细微的声音说:“我这里……没什么事了……你们……去照顾……别的同志吧……他们……更需要……你们……”
这是他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在人生的弥漫之际,我们伟大又可爱可敬的周总理,心中想着的,仍是他人。
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结束了光荣又伟大的一生,在医院的病房中,悄然离开了我们,享年78岁。
图北京街头,群众们十里长街送总理
在他的床头,放着一张雪白的纸张,那就是他的遗言。
在此前,周总理生前与叶剑英元帅最后一次谈话后,叶剑英元帅将陪护在周总理身边的两个人员叫出病房,低声且非常严肃地说:
“你们准备好笔和纸,24小时轮流在总理身边守着,一刻也不能没有人,总理原则性很强,很多事憋在他心中不能讲,如果最后时刻他有什么要说的,你们一定要记下来。”
可深知党纪的周总理一句话也没有说,陪护人员在身边时时刻刻都抓着笔杆,害怕错过周总理总的每一句话,但他始终禁闭双唇,决口不谈任何和政治相关的内容,直到停止呼吸。
当吴阶平医生宣布了周总理的死讯时,本来鸦雀无声的病房中突然爆发出痛苦、绝望的哭喊声。
图群众们用自己的方法悼念着周总理
周总理生前太过要强,他不愿让别人看到他的痛苦,身边的人们也不愿让他看到自己的泪水,可是这一刻,大家的情绪都爆发了,没有人再继续忍耐,病房里弥漫着极度悲伤的氛围。
这其中,周总理的妻子邓颖超的哭声让人格外心碎,两个人相爱了几十年,一起走过了我党的无数艰难坎坷,也历经了战友们数不清的生离死别,但这一次,他们也迎来了最终分别——天人永隔。
邓颖超有些哆嗦地摸着周总理的面庞,她的泪水不断滴落在周总理的额头、鼻尖、眼角上,有沙哑地说:“恩来,你走了……”
随后,在京的政治局委员们陆陆续续地来了,病房中开始挤满了人,悲恸的哭泣声越来越大,穿过了楼层,爬上云端,直至天幕。
图
毛主席与周总理的最后一张合影,两位伟人都老了
而此时,正在听工作人员念文件的毛主席看到工作人员张耀祠匆匆忙忙地走进自己的卧室,张耀祠嘴唇抖动了几下,沉声道:“主席,总理他,他走了。”
毛主席一言未发,只是点头,过了半晌,他目光呆滞地看着天花板,口中喃喃道:“走了,他也走了。”话音一落,便失声痛哭起来。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者遗愿是不留骨灰
其实,周总理是有遗愿的,那就是希望自己死后化作青山绿水,回归祖国美好河山的怀抱。
图在周总理的追悼大会上,朱德元帅悲伤万分
早在年,中共中央做出“人死后实行火葬”这个决定不久,周总理和妻子邓颖超便相互商定并保证:“死后要火化,把骨灰撒到祖国的大好河山里去,撒到水里、土里去。”
在那时,这是思想观念上的重大变化,也是移风易俗的重要改革。
做出这个决定后,周总理带头将自己父亲的坟墓平掉,挖了一个非常深的坑埋了,此外,他还将位于老家淮安几代亲人的坟墓也这般平掉、深埋,然后将土地上交国家。
他曾说:
“人死后为什么要保留骨灰呢?保留起来也没什么用,我认为不如拿来撒在地里作肥料,撒在水里喂鱼,对了,如果我死了,还可以解刨了,为医学做做贡献。”
图邓颖超的生活秘书赵炜晚年照片
医院中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时,一再叮嘱妻子邓颖超:“等我死了,简单些安排,一不搞遗体告别;二不开追悼会;三不保留骨灰。”
但这三件事中,只有最后一件实现了。
为了安排身后事,病床上的他多次约见妻子邓颖超的秘书赵炜,在与赵炜的第一次谈话中,他说:
“我与她(邓颖超)10年前就约好了,死后我不留骨灰。但看我现在这个身体,我是要先死的,我担心她不能彻底将我的骨灰撒了,这个事情还是要中央决定才行,她可以帮我反映这个要求。”
第二次谈话中,周总理又与赵炜谈到了骨灰的处理,他说:“如果落实了,就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这也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共产党人,活着为人民服务,死了也要为人民服务。”
图周总理的灵车行驶在北京的街上
后来,赵炜再谈到与周总理的这几次谈话时,她表示很受教育,她说:“我一直非常尊敬总理夫妇,那次之后,我对他们更加敬仰了,他们是真正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周总理逝世后,他的妻子邓颖超第一时间向前来告别的中央领导同志转述了丈夫生前对身后事的请求,她说:“请各位同志帮我转达给毛主席,望主席批准。”
1月12日,邓颖超的请求得到了应允,1月15日,周总理的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追悼大会后,邓颖超打开了装着周总理骨灰的盒子,她将骨灰一捧一捧地分开,装在4个袋子中,为飞机抛洒做准备。
图伟大的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那天晚上,邓颖超带着周总理的骨灰到了通县机场,中南海西花厅党支部的张树迎、高振普两位同志参加了周总理的骨灰撒放任务。
漆黑的夜空中,飞机在云端飞行,分别来到了密云水库、海河、黄河入海口等四个地方,在这些地方,周总理的骨灰伴随着夜晚的微风落入了大江大河中,落入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中。
伟人虽逝,但伟人的精神永存我心,我们永远记得您,我们伟大的周总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