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代出土的蒸馏器证明了在汉代就有了蒸馏白酒的能力。
建国以来,白酒业发展迅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白酒行业出现了许多新的成果和技术。众所周知,大量饮酒有害健康,但是,酒精作为某些场合的催化剂,往往是饮用的。
尤其是随着冬天的到来,很多中老年人每天晚上都会喝点白酒,他们认为喝点白酒能适当暖胃,但是长此以往,他们的身体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01在大家的眼里,适度饮酒的“量”是多少?
对于喜欢喝白酒的男性朋友来说,每天适当的喝一些白酒可以起到养生的作用,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你一个问题,适度饮酒的“量”是什么?
专家指出,想要健康饮酒,必须坚持适度饮酒的原则,但适度饮酒的标准是,男性朋友一天饮酒量不超过25个女性朋友,一天不超过15克。如果每晚喝二两白酒,显然超出了适度饮酒的范围。
为了健康,不建议你每晚喝二两白酒,时间长了,你的身体必然会受到影响,不仅不能带来保健效果,反而会危害身体健康。
建议喜欢喝酒的人,一定要坚持少量适度饮酒的原则,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02如果每晚坚持喝少量白酒,时间久了会怎样?医生:或会有几个好处
1.缓解身体疲惫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压力与日俱增。如果不能及时释放压力,会长期影响身心健康。晚上喝少量白酒,可以放松身心,缓解身体疲惫。
在酒精代谢过程中,可以刺激大脑中的交感神经,抑郁症可以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作用;长时间有压力时,可以适当喝一点白酒来缓解。
2.缓解胃寒
适量喝白酒可以缓解胃寒,让胃里的一些寒凉或寒凉的东西更出体外,这样就不会在胃肠道里停留太久。
这只是每天适量喝白酒的效果;如果大量饮用,不仅达不到这种效果,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3.细胞活力增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会逐渐衰老,各种组织细胞的活力会慢慢下降,再生和自我修复能力减弱,影响体内气血循环,增加慢性病风险。
适量喝点酒,白酒中的一些物质随血液循环,可以刺激组织和细胞,增强细胞活力,保持身体持续运转,减缓衰老。
4.降低身体胆固醇
有一些人以为喝酒会让胆固醇增高,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也有很多人喜欢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为什么人家的胆固醇不高?
主要是因为他们同时喜欢喝一点酒,白酒的作用很大,可以帮助降低有害胆固醇,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03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
1.血脂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高血脂,如果此时不控制饮酒,会进一步诱发冠心病等疾病,而且每天饮酒还会对脑细胞造成损伤,引起记忆力减退、共济失调等症状。
2.肝硬化
这是因为啤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和热量,而且大部分营养都被人体吸收了;长期大量饮酒,容易造成体内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
同时,80%的酒精会被肝脏代谢掉,肝脏长期浸泡在酒精中会形成酒精性肝炎,甚至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大大缩短人的寿命。
3.伤害口腔
喝酒的时候,酒精肯定会通过口腔进入胃里;如果长期饮用,会对味蕾造成很大伤害,甚至可能使味觉失灵。
如果一个人经常喝酒,他一般会没有食欲;严重的话,他甚至会厌食;与不常喝酒的人相比,经常喝酒的人患口腔疾病和咽喉疾病的几率更大。
04不是所有人都能喝酒,尤其是这些人,尽量不要喝
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酗酒,很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影响体内胎儿的智力发育,甚至导致死胎,但女性朋友在哺乳期饮酒,酒精会随着乳汁进入宝宝体内,导致醉酒,甚至嗜睡。
2.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少吃高糖和碳水化合物,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酒。
糖尿病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对人体血管和器官造成损害,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大量饮用白酒,会刺激血管,影响血糖,甚至加重糖尿病并发症。
3.肝炎患者
无论喝多少酒,酒精都会进入体内,对肝细胞造成损害;肝脏的解毒和分解功能对人体非常重要。
肝病患者本身就有肝功能降低的问题,酒精摄入会增加肝脏分解的负担,尤其是慢性肝炎患者,喝一小杯也会有双重效果。
4.近视和青光眼患者
青光眼已经成为双眼失明的“罪魁祸首”,仅次于白内障,是世界上第二高的致盲危险因素。
在此提醒大家,饮酒后情绪波动过大、体力透支都有可能导致青光眼,而酒中的甲醛会对视网膜产生毒副作用。
05内容延伸:怎样才能彻底戒掉酒瘾?
自我调节:禁欲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意志力薄弱。酗酒者一定要提高认知,明白喝酒可能会引起肝功能异常、肠胃疾病,甚至诱发肝硬化、肝癌;酒精还会对身心都有很大的伤害,只有明确喝酒的具体坏处,才会主动要求戒酒,配合戒酒。
全身用药:对于意志力薄弱、重度酒精中毒的患者,可服用镇静、抗焦虑类药物,缓解其戒断期间严重的焦虑、烦躁情绪。如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还可以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很好的抑制戒断期间的焦虑和烦躁情绪。
戒酒期间护理注意事项:
1.戒酒期间禁止饮酒或饮用酒精替代品。
2.禁欲期间忌食生、寒、酸、辣、补,没有茶或咖啡,少食多餐,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蛋白质和豆类。
3.注意戒酒者的情绪变化,避免自虐心理。
4.给予戒酒者精神上的鼓励,让他们树立彻底戒除酒瘾的信心。
总结一下:
自我调节和药物干预是两种戒酒方式,同时,在戒酒过程中要注意对戒酒者的照顾,避免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