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便便,但是每天大便的时间总是很长,最后还忍不住看上一眼。有数据统计,大约有90%以上的人都有拉完便便回头看一眼的习惯。
具体为什么回头看一眼,有些人是对便便的性状颜色感兴趣,有些人则是想通过便便来判断自己的饮食情况,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判断身体健康状况。
通常情况下,正常的便便是棕黄色或金黄色,比较软,表面光滑像香蕉一样。如果突然发现便便改变了颜色,很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
消化科医生提醒,当便便的颜色变成黑色时,一定要格外留意,避免耽误病情。下面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使便便变成黑色:
情况一:吃了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人在吃了富含铁元素的食物以后,就会出现第二天排黑便的情况。因为铁元素很容易在肠道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黑色的硫化铁。
富含铁的食物有很多,比如猪血、鸭血、动物肝脏、牛羊肉等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血红素铁跟其他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不同,它更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这类食物吃太多时就会导致便便发黑。
不过大家不用过于担心,食物引起的便便发黑不用理会,因为它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情况二:服用某些药物
服用过某些药物的人群,也会出现大便发黑的情况,比如缺铁性贫血人群经常服用的补铁药物、促进溃疡黏膜再生和愈合的药物等等。
情况三:消化道出血
如果没有吃了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那就要考虑是否为体内某些器官出现了问题。通常情况下,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炎、小肠出血甚至肠道肿瘤等疾病发生时,都会导致大便变黑。
所以建议在没有食用富铁食物的情况下,医院进行潜血实验和胃镜检查。如果潜血呈现阳性,那么很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导致的大便变黑。这种情况需要高度重视,避免耽误治疗。
对于便便变黑的话题,你还有哪些疑问吗?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