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他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包含四大作用机理,即: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以及抑制细菌核酸复制转录。
抗生素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发明之一,然而抗生素究竟是敌是友?争论一直不休。
近日,有研究人员在《NatureBiomedicalEngineering》上发表的一篇标题为:“Anengineeredlivebiotherapeuticforthepreventionofantibiotic-induceddysbiosis”的文章,发了一种工程细菌来帮助保护人类肠道的有益菌免受抗生素的侵害。
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改变涉及许多代谢性和炎症性疾病,增加继发感染的风险,并促进抗菌素耐药性的出现。
研究人员报道了一株乳球菌工程菌株的设计和体内性能,该菌株通过分泌和细胞外组装异二聚体β-内酰胺酶,利他地降解广泛使用的广谱抗生素β-内酰胺(破坏肠道中的共生细菌)。改造的β-内酰胺酶表达系统不会对产生细胞产生β-内酰胺抗性,而是通过一种不受水平基因转移传播影响的非连锁双基因生物合成策略进行编码。在口服氨苄西林治疗的小鼠模型中,口服工程生物疗法最小化了肠道失衡,而不影响血清中氨苄西林的浓度,排除了肠道菌群中抗菌素耐药基因的富集,防止了对艰难梭状芽胞杆菌定植耐药性的丧失。安全降解肠道抗生素的工程活生物疗法可能是一种预防菌群失调及其相关病理的合适策略。返回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