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九孩子忙得焦头烂额,孩子出现了腹泻的问题,一天四五趟的蹲厕所,已经快成了厕所常客,也正是因为孩子这次生病,我才意识到孩子肠胃真的十分脆弱,应该好好的呵护。
我从现在开始教育孩子,讲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我每天念叨无数遍:“吃东西前要洗手!”,“用完卫生间要洗手!”……
孩子却经常反问我:我的手看起来一点都不脏,为什么要洗手啊?”
所以啊,有时候我跟孩子解释了,孩子依旧不知道自己手上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的细菌。
很多人都知道手上细菌多,但究竟多到什么程度?
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登的实验结果显示,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80万个细菌,而在潮湿、营养和合适温度情况下,每20~30分钟细菌数量还会翻一番。如果不勤洗手,随着吃东西、揉眼睛、抠鼻子、掏耳朵这些每个人每天都会做的常见动作,手上的细菌会在频繁接触中入侵人体,引发皮肤过敏、细菌感染、体内炎症等多种病症,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尽管咱们做爸爸妈妈的不停地催促孩子去洗手才能吃饭,给他们唠叨细菌有多可怕他们依旧不能感同身处,理解不了细菌很“脏”。
有80%的孩子在进入学校期间,接触到的人多事多,细菌也会增多,细菌极易通过口腔造成肠道不适,出现拉肚子,便秘等现象。
据估计,人类肠道中约含有百万亿数量级的细菌。
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肠道菌群多方面影响着孩子我们的健康,肠内细菌可以分为有益细菌和有害细菌,以及一些厌氧菌群。“有益细菌”就是帮助人们维持健康的菌群,哪些危害健康的菌群,就是“有害菌群”,这些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在我们肠道中,和平共处,维持平衡状态。
每种细菌在我们的健康中都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的细菌生长需要不同的营养。友好的肠道细菌对消化很重要。他们能够杀死有害细菌和其它微生物,产生维生素K、叶酸和短链脂肪酸。当肠道中的有害微生物太多,而有益微生物不足时,就出现不平衡,也就是所谓的“菌群失调”。
因此,我们做家长应该尽可能保持孩子肠道菌群的平衡,不要做伤害肠道菌群的事情,
如果孩子出现拉肚子,便秘腹泻的问题,但总是查不出原因时,可以审视下自己的生活习惯是否出现问题,从而判断自己是否出现肠道菌群的失衡。如果确定了,就要及时补充益生菌,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
益生菌是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口腔、食道等处,能够通过产生有机酸降低肠道pH,营养竞争、占位、产生细菌素等方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维持肠道固有菌群,保持肠道内菌群平衡。从而进一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自从孩子上次拉肚子情况发生后,闺蜜就给我推荐了益生菌,给孩子吃了几盒后效果不错。我才发现原来益生菌还有这么大的作用,
益生菌可以抑制病原菌生长,维持肠道固有菌群,保持肠道内菌群平衡。它有助于增强肠道粘膜屏障,刺激肠道内固有菌的生长,而且还能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致病菌的生长、黏附和侵袭,使失调的菌群正常化,从而增强肠道的生物屏障功能。同时益生菌能与有害菌争抢营养,抑制其生长。
增强免疫细胞活性,吞噬细胞包括各种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每天摄入少量益生菌能增强巨噬细胞的作用效果及其他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现在我家孩子益生菌已经吃了快半年了,肠胃不舒服的情况已经很少发生了。我孩子继续给孩子补充,同时也将我的育儿心得分享给宝妈们,也希望我的分享正好是宝妈们所需。
如果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我们一起交流更多的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