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学术头条患者感染新冠7个月后粪便中仍有病
TUhjnbcbe - 2024/8/18 17:28:00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0718/4218824.html

印尼公布最新研究:该国爪哇岛上99%人口有新冠病毒抗体

据路透社报道,一项政府委托的调查显示,在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人口最多的爪哇岛上,几乎所有居民体内都有新冠病毒抗体。这是由于此前感染这种病毒或接种相应疫苗之后的共同结果。今年3月份对人进行的研究显示,99.2%的人口有新冠病毒抗体,比去年12月的调查结果增加了6个百分点。研究对象是1.5亿人的家园——爪哇岛,以及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巴厘岛。

智利卫生当局:正研究第五剂新冠疫苗接种

智利卫生部副部长克里斯托瓦尔·夸德拉多(CristóbalCuadrado)近日证实,卫生当局正在研究第五剂新冠疫苗接种的可能性。“现阶段,我们正在研究已完成第四剂疫苗接种人群的保护数据,我们需要知道第四剂的保护效力能持续多久。”他说,“这是一个仍没有被完全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仍在评估第五剂疫苗的接种时间及对象。”

感染新冠7个月后,患者粪便中仍有病毒

据NewAtlas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些COVID-19患者在初次感染后的7个月内,其粪便中会出现病毒片段。研究人员假设,病毒材料在肠道中的持续存在有可能在COVID的长期症状中起作用。该研究发现,在最初诊断的一周内,有不到50%的队列成员的粪便中有SARS-CoV-2病毒RNA的痕迹。四个月后,12.7%的病人仍然在粪便中流出病毒片段,七个月后,4%的病人仍然显示出病毒RNA。这项新研究发表在《Med》上。

肝癌研究新突破!老药新用克服免疫治疗耐药

近日,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CancerDiscovery》(IF39.4)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医院)肝癌研究所樊嘉院士团队与复旦大学药学院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干扰素α改善糖代谢和免疫微环境”,该研究发现干扰素α可通过纠正糖代谢失衡的方式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激活免疫应答,克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ICB)耐药,并提出两者联合治疗肝癌的新策略。该研究成果有望从根本上解决ICB的耐药难题,为肝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为无法手术、药物治疗匮乏的晚期肝癌患者群体带来新的治疗希望,是老药新用的一次重要临床实践。

《细胞》封面:为了生存,这些病毒竟长成了“柠檬”

近期,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领导的团队在一篇论文中揭开了纺锤状病毒的演化路径。作者指出,这些病毒由柱状病毒演化而来,而形态的变化给它们带来了巨大的生存优势。这项研究也被选为最新一期《细胞》杂志的封面文章。这项研究分析的对象是硫化叶菌单尾病毒1(SMV1),这种病毒的宿主生活在75~90℃的酸性火山热液中。这些身处几乎沸腾的极端环境的病毒,拥有一个神奇的特性:它们纺锤状身体的一端,长出了一条“尾巴”。研究团队指出,这个结构很可能解释了远古的柱状病毒如何演化出今天的纺锤形态。

大脑如何抑制不想要的回忆

你的大脑可能会保护你免受某些不需要的记忆的侵扰。最近,《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其中的神经机制。研究发现,在需要抑制特定回忆的时候,在看到提示后的前毫秒内,背侧前扣带皮层(dACC,大脑中参与认知控制的区域)的活动会首先增加,然后将信息传递给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而后者随后可以抑制由海马体主导的回忆活动。在随后约1秒内,若dACC和DLPFC保持较低的活动水平,表明回忆已经被成功抑制;反之,dACC则会发出警告信号,继续以同样的机制,向DLPFC发送信号、抑制侵扰性的回忆。

突变频率越高,物种寿命越短

近日发表在《自然》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从老鼠到长颈鹿的16种哺乳动物的基因组。研究证实,一个物种的寿命越长,基因突变发生的速度就越慢,每年发生的突变越少。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6种哺乳动物的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这些哺乳动物的寿命和身体大小各不相同,包括黑白疣猴、猫、牛、狗、雪貂、长颈鹿、港湾鼠海豚、马、人类、狮子、老鼠、裸鼠、兔子、大鼠、环尾狐猴和老虎。分析显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的体细胞突变都是由类似的机制引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也呈线性积累,突变频率较高的物种寿命较短。

用柔性“量子筛”提取氘

氘(D)是氢(H)的同位素,广泛应用于能源、药物、分析等科学领域,被认为是未来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然而,氘在地球上的丰度很低,仅为0.%,现有同位素分离技术复杂且昂贵、过程繁琐且耗能。因此,氘是十分稀缺的资源。近日,在一项发表于《科学·进展》的新研究中,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柔性“量子筛”能以低成本、高效率从氢气中分离氘。该“量子筛”是一种名为“DUT-8(Ni)”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有高度灵活性,可以动态调整其孔径。研究人员通过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与统计热力学,模拟预测出氢会使框架关闭,只有氘才能打开孔隙。在低温热脱附谱测量实验中,在较低温度(23.3K)下,D比H的吸收选择性高出约10倍,最高达11.6。

斯坦福大学开发出能在夜间工作的太阳能电池板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修改了市面上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利用一种被称为辐射冷却的过程在夜间产生少量的电力,这种过程依靠的不是谎言,而是寒冷的太空真空。这项研究于4月初发表在《应用物理学通讯》上。研究人员在一个商业太阳能电池板上添加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技术,并能够在夜间产生少量的电力。改良后的面板在夜间每平方米产生50毫瓦的电力。虽然这比以前的这项技术的迭代要多得多,但它远远低于商业太阳能电池板在白天的发电量。一个商业太阳能电池板每平方米的发电量接近瓦特。

科学家发现地球上最“热”的岩石

近日,一项发表于《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的研究分析了来自同一个陨石坑的4块锆石,结果证实,这些锆石是在约℃的高温下形成的。这些岩石是从不同类型岩石上采集的样本。其中一个来自撞击形成的撞击玻璃,有两个来自熔化后重新固化的岩石,还有一个来自撞击角砾岩中的玻璃碎屑。研究人员还在陨石坑的锆石中发现了一种叫做莱氏石的矿物。这种矿物是锆石在高温和高压下形成的,因此可以借此计算岩石在撞击中经受的压力。他们发现,陨石撞击产生了30到40吉帕斯卡的压强。这些发现有助于理解陨石撞击是如何改变岩石的。

太平洋西北部的野火影响了北美空气污染模式

由于气候变化、土地开发等多种原因,太平洋西北地区(主要包括美国西北部和加拿大西南部地区)的野火正变得更为频发。野火会释放出大量空气污染物,近日,一篇《自然·通讯》上的论文研究了野火对整个北美洲空气污染的影响。研究者表示,多条证据表明,太平洋西北部更为频发的野火是空气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估计太平洋西北部野火造成的空气污染可能影响了超1.3亿人。

科学家在欧罗巴表面附近发现有水的证据

木星的卫星欧罗巴是我们太阳系中生命的主要候选者,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为它的深层盐水海洋而着迷。然而它被包裹在一个可能有几英里到几十英里厚的冰壳中,这使得取样成为一项困难的任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冰壳与其说是一个屏障,不如说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潜在居住能力的天体生物学场所。捕捉到格陵兰岛“双脊”特征形成的穿冰雷达观测表明,欧罗巴的冰壳在表面常见的类似特征下可能有大量的水袋。这些发现发表在《自然通讯》上,对于探测这个木卫二卫星外部的潜在宜居环境可能具有说服力。

科学家首次发现超大质量黑洞的“祖先”

近日,哥本哈根大学和丹麦技术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组,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亿光年的红色尘埃天体,它诞生于宇宙大爆炸7.5亿年后的“宇宙黎明”时期,可能是超大质量黑洞已知最早的祖先,这为理解早期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如何快速增长提供了新途径。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研究人员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这个天体,命名为GNz7q。目前的理论认为,超大质量黑洞形成于充满尘埃的星系的核心,黑洞在形成过程中会驱逐周围的气体和尘埃,形成极其明亮的类星体。研究人员表示,GNz7q的光度和颜色完全符合过渡期红色类星体的预测特征,观测到的性质与理论模拟非常一致,表明GNz7q是首个被发现的处于过渡、快速增长阶段的黑洞,是后来超大质量黑洞的祖先。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完成绕飞和前向交会对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4月20日5时02分,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分离,绕飞至前向端口,并于9时06分完成自动交会对接。目前,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三号组合体状态良好,后续将迎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和问天实验舱的到访。

“科学”号完成基金委西太共享航次返回青岛

近日,“科学”号综合考察船圆满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年度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第二航段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本航次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石建担任首席科学家。航次搭载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山东大学7家科研单位和院校的78名船队员。航次历时55天,总航程多海里,克服了疫情、大航程和恶劣天气等多方面困难,圆满完成科学考察任务。

美国天文学“十年计划”发布:建议探索天王星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发布了美国-年行星科学和天体生物学“十年计划”(ADecadalStrategyforPlanetaryScienceandAstrobiology-),文中建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展开对天王星及其卫星的研究。此前,只有NASA发射的“旅行者2”号(Voyager2)探测器曾于年飞掠过天王星。报告提出,建议向天王星发射一个探测器,该探测器将绕天王星飞行数年,来收集天王星的磁场特征等数据,并探索天王星表面的大气和强风。

美国首例转基因蚊子释放试验结果公布

近期,英国生物技术公司Oxitec在一个网络研讨会上公布了在美国佛罗里达群岛首次户外释放转基因蚊子实验的结果。实验开始于年4月,在此期间,Oxitec公司在佛罗里达群岛共释放了近万只转基因埃及伊蚊(Aedesaegypti),并完成了对所有释放位点的监测。这些转基因雄性伊蚊携带了一种对雌性后代致命的基因,可以与野生雌性交配,产生的雌性后代会在成年之前死亡,而雄性后代会携带这种基因,并将其传递给后代。此外,该研究小组发现,这种致命基因在野生种群中可以持续存在2~3个月,遗传大约三代,然后会丢失。目前,实验结果还比较乐观,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评估这些转基因蚊能否减少基孔肯雅病毒、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和黄热病病毒等的传播。

连续三次遭遇故障后,NASA将登月测试火箭撤下发射台

据Space.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术头条患者感染新冠7个月后粪便中仍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