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人经常出现腹胀、腹痛、早饱、烧心、泛酸、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做了胃镜、肠镜检查、钡餐造影、胸片等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其实这些症状可能是胃肠动力障碍引起的,胃肠动力障碍疾病发病率非常高,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国内统计学资料表明,消化科门诊中有一半病例与胃肠动力障碍有关。那么什么是胃肠动力,胃肠动力障碍又该怎样治疗呢?
先说说什么是胃肠动力
胃肠动力是指胃肠道肌肉的收缩蠕动力,包括肌肉收缩的力量和频率。胃肠动力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神经肌肉活动,它能维持人体正常消化功能,是消化道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胃肠动力功能紊乱是引起多种胃肠动力障碍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胃肠动力是怎样调节的
随着科研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胃肠动力调节机制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胃肠动力调节机制非常复杂,它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由自主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和平滑肌细胞等相互调控来完成胃肠道的正常节律性运动。肠神经系统主要由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组成,参与平滑肌收缩的启动和控制,对胃肠动力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胃肠激素、肠道菌群、胃肠道神经递质、脑肠轴等均参与胃肠动力的调节。所有这些神经、肌肉、体液功能的正常运转都是正常消化道运动功能的基础,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都可能造成胃肠动力障碍。
胃肠动力障碍疾病有哪些
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是一组肠神经肌肉功能障碍造成的胃肠道疾病,表现为胃肠道某节段的慢性动力和感觉紊乱,特征性的表现是推动食物经过消化道的动力减弱或者肠痉挛。常见的胃肠道动力障碍疾病有如下几种。
1、胃食管反流病
该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反酸等不适症状和并发症的一种疾病。
我国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已达到一亿人,成为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之一。除了烧心、反酸之外,还可以出现胸痛、吞咽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形成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或食管狭窄甚至食管癌。当反流物进入咽喉部及呼吸道时,还可导致慢性咽喉炎、吸入性肺炎、哮喘等疾病。
2、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或巨食管,是由于食管胃交界部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动力性疾病。贲门失弛缓症典型症状是吞咽困难,是由于贲门该松弛时不能正常松弛,食物无法顺利下移进入胃内而导致的。由于食物长期存在于食管,可引起食管炎、胸骨后疼痛,严重时可导致营养不良、体重减轻。
3、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主要是胃肠动力不足,胃排空减慢,也有学者认为与精神状态与精神心理失衡有关。
4、肠易激综合征
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多发于青、中年人,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或腹痛常反复发作,部位不定,常出现于下腹和左下腹,排气或排便后缓解。腹泻型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便秘型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常伴有排便不尽感。混合型则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其发病机理主要是肠道平滑肌收缩和舒张异常。
5、功能性便秘
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是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在慢性便秘的病因中,大部分为功能性疾病,所占比例高达57.1%。功能性便秘主要与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社会状态、心理及消化系统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发病机理主要是胃肠动力不足。
6、假性肠梗阻
是由于神经抑制,毒素刺激或肠壁平滑肌本身的病变,导致的肠壁肌肉运动功能紊乱。临床具有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但无肠内外机械性肠梗阻因素存在,故又称动力性肠梗阻。按病程有急性和慢性之分,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阻属于急性假性肠梗阻,慢性假性肠梗阻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多于男性,有家族史。
调节胃肠动力的药物有哪些
1、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
可以促进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加强胃肠排空,缓解患者胃肠动力不足导致的症状。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动力不足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道反流病等。
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替加色罗等,为全胃肠道促动力药,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促进小肠运动、增加近端结肠排空作用,可用于全胃肠道动力不足的治疗。
2、抑制胃肠动力的药物
这一类药物也称内脏感觉调节剂,可提高胃肠道的感受阈值,抑制胃肠道的敏感性,减少内脏疼痛,抑制胃肠运动。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洛哌丁胺等。昂丹司琼、格拉司琼主要用于治疗化疗和放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洛哌丁胺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特别适于慢性腹泻的长期治疗。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匹维溴胺、奥替溴铵等。主要用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关的腹痛、排便紊乱、肠道不适。
3、双向调节胃肠动力的药物
主要有曲美布丁,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Ca2+通道、K+通道,通过抑制或增加胃肠平滑肌的收缩,调节胃肠运动正常化。
胃肠道动力障碍如何治疗?
胃肠道动力障碍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所以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调节胃肠动力的药物对部分患者有效,严重病例可考虑使用胃肠起搏和生物反馈治疗,同时要平时的生活饮食调理也很重要。
1、药物治疗
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主要分为动力不足和动力亢进两种,对于动力不足的疾病比如: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假性肠梗阻,可以应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治疗;对于动力亢进的疾病比如贲门失弛缓症以及腹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使用抑制胃肠动力的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如果表现便秘腹泻交替,可用双向调节胃肠动力的药物治疗;肠道菌群失调与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生有关,可通过补充益生菌进行治疗;调节胃肠动力中成药比如:胃肠安丸、胃苏颗粒、气滞胃痛冲剂、枳实导滞丸、六味安消胶囊、四磨汤等也可用于肠道动力障碍的治疗。
2、胃肠起搏治疗
胃肠起搏也称胃肠动力治疗系统,是采用高科技智能生物音频技术、数字合成技术,生产成特定胃肠生物起搏电信号,对胃肠起搏点进行刺激起搏,结合专用起搏介质,纠正异常胃肠电节律,抑制异位起搏点的电活动,来治疗各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3、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生物行为治疗方法,就是利用专门的设备,采集自身生理活动信息加以处理、放大,用人们熟悉的视觉或听觉信号显示,让大脑皮层与这些脏器建立反馈联系,使病人在认识自我的条件下,通过无数次的反馈、尝试,学会随意控制生理活动,使病人达到“改变自我”的目的。生物反馈治疗目前主要用于出口梗塞性便秘的治疗,除便秘外,还对功能性排便失禁、功能性肛直肠疼痛有良好的疗效。
4、生活饮食调理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长期紧张、恐惧、悲伤、忧郁等都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功能失调,促进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肠动力障碍,因此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担心、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心态好,胃肠动力就会好。
其次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定时就餐、定时休息、定时起床、定时排便,以培养出自己健康的“生物钟”。适当运动,运动有利于增强胃肠动力,避免久坐、久站,多进行有氧运动。
第三要注意饮食调理。饮食规律,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暴饮暴食,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粮,补充膳食纤维,多喝水,多喝酸奶都有利于增强胃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