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态
肠道菌群被认为是一个具有重要作用的“新器官”,许多种类的细菌已经进化并适应在人类肠道中生存和生长。
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织反映了微生物及宿主水平上的自热选择,促进了这个复杂生态系统内部的相互协作和功能的稳定。
正常菌群是以人体作为宿主的微生物,微生态系统则是由正常菌群与其宿主的微环境(组织、细胞、代谢产物)组成的。因此肠道微生态系统由肠道正常菌群及其所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
肠道菌群与宿主关系
肠道菌群的分类
A、厚壁菌门(革兰氏阳性菌),它细分为:
乳杆菌属:1、与有害菌竞争抑制生长,2、刺激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力,3、酸化肠内环境,阻止有害菌在肠上皮的黏附,4、鼠李糖乳杆菌:酸性、胆汁稳定剂,亲和肠黏膜细胞,5、具有降低血脂功效。
梭状芽孢杆菌属:1、对于肥胖人群,若梭状芽胞杆菌占优势,利于将多糖降解为单糖及短链脂肪酸;2、短链脂肪酸:参与糖异生、脂肪生成等多种代谢,有助于稳定能量,调节能量代谢;3、柔嫩梭菌是最主要的产丁酸盐细菌之一;4、柔嫩梭菌可调节免疫反应。
真杆菌属:肠道代谢平衡的重要微生物。
栖粪杆菌属:1、产丁酸盐最丰富的细菌之一;2、抗炎作用,为上皮细胞提供能量;3、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和修复来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
瘤胃球菌属:1、降解纤维素;2、降解复杂的纤维物质;3、布氏瘤胃球菌具有特殊的定植和降解淀粉颗粒的能力
B、拟杆菌门:主要为拟杆菌属等革兰氏阴性菌,大多定植于结肠中,与宿主之间是互利互惠的具有抗肿瘤特性、参与胆汁酸代谢。
C、变形菌门:肠杆菌属等革兰氏阴性菌,结肠炎的易感性与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呈正相关,调节代谢紊乱。
D、放线菌门:主要以双歧杆菌属和放线菌属为主,双歧杆菌属具有改善受损肠上皮屏障功能,放线菌属产生各种生物活性物质。
E、疣微菌门:主要有阿克曼氏菌属,人体肠道中主要包括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可显著减少肠道肿瘤数量、改善肠道通透性、减少代谢性内*素的吸收、抵御脂多糖、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提高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