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8日讯(记者张春祥通讯员唐彦博王艳姿)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旨在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发出的警示,重视肠道健康。今天,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肛肠分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医院结肠直肠肛门外科专家何永恒教授提醒,有“肠”识才能肠健康,这些肠道疾病预防知识你不可不知。
当“便便”发生哪些变化的时候,提示肠道疾病的发生?
何永恒表示,当大便的外观、形态以及颜色发生变化时就要引起注意,医院做肠镜检查,判断消化道是否出现了病变情况。
常见的大便性状发生改变的原因有:肠道的炎症性病变,如急性肠炎或者溃疡性结肠炎,会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部分人会有黏液脓血便;如果是有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多时大便会呈稀便,暗红色血便;如果是上消化道出血,也可能表现为柏油样便;如果是肿瘤性病变,会导致大便的外观发生改变,常见大便表面有凹槽,以及便血的现象;对于便秘的患者,大便会呈颗粒样改变,大便干结,次数明显减少,而且颜色发黑。
除了大便异常,还有哪些症状提示可能发生肠道疾病?
何永恒介绍,肠道疾病的发生除了大便异常,还伴有其他许多症状。如果出现大便性状的改变,还伴有腹痛、便秘、腹泻以及排便习惯改变等,要考虑排除大肠息肉的可能性。如果大便带血,色鲜红或暗红,有脓液或者黏液便等,还伴有腹痛、肠胀、甚至乏力、发热、近期体重下降等,就要排除结直肠肿瘤的可能性。如果大便性状长期为黏液脓血便,还出现了持续、反复发作的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则考虑可能是肠炎。不过,以上这些症状以及体征都只能做一个辅助诊断,关于肠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还是需要进行肠镜检查。
肠癌作为肠道疾病中的危险分子,有哪些特点?
1、大多数的肠癌是由息肉发展而来,肠道息肉属于癌前病变,如结肠息肉、直肠息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肠道息肉都会发生癌变,一般来说腺瘤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更大。
2、遗传是导致肠癌的高危因素,约有20%-30%的肠癌患者有肿瘤家族史,如家族中直系亲属患有肠癌,则其他直系亲属患肠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三倍,因此对于肠癌的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防癌筛查。
3、肠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以及低膳食纤维的食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三高一低”,是导致肠癌不断发展的致病因素。
4、肠癌的发病人群主要是肥胖,缺乏锻炼的人群。
专家提醒
何永恒提醒,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促进肠道健康:
1、饮食方面:要注意合理规范自己的饮食,不要暴饮暴食,注意膳食营养均衡,多吃含具有膳食纤维的蔬菜,多吃粗粮,促进肠道的蠕动,保持肠道健康,肠道疾病随之也减少了。
2、要注意排便习惯,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大便畅通,肠道轻松。
3、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就可以有效的预防肠癌的发生。
4、养生保健穴位。帮助提高胃肠功能的穴位有足阳明胃经上的足三里穴、内庭穴,手阳明大肠经上的合谷穴,手阳明小肠经后溪穴。用拇指按压穴位,合适力度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摆动,约5-10分钟,以稍微有胀痛感为宜。
[责编:王铭俊]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