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古代绘画史中曾有精准细致地展示出人体内部结构图景的图像。南宋时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李嵩所绘的《骷髅幻戏图》便是借助一种诙谐手法,在孩童面前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大小两具人体骨架。
画中骷髅骨骼描绘,宛若实物,整体比例协调,关节衔接处的细节也“煞有介事”。尤其是席地而坐的大骷髅,众人皆以“逼真”赞之,一个“真”字,不仅是对画中人物活灵活现的赞叹,也是对这“大骷髅”与真实人体骨骼高度相似的肯定。
在宋代,或许利用“摆弄傀儡小人的孩童”入画流行一时,但“骷髅”则不同,李嵩团扇绢画《骷髅幻戏图》中的“傀儡”是以一身骨架构建起的“没半点皮和肉”的“骷髅”,将这一物象作为绘画题材历来鲜而见之。
正因这题材选取上的大胆,《骷髅幻戏图》所呈现出的精致逼真的面貌才更加耐人寻味——画中生动写实的“骷髅”,仿佛给这幅细线勾勒的“骷髅”加上些许西方绘画技巧上的阴影,它便能走出画来。
其造型精准、刻画干练,将骨骼单独拆开来看,每一块结构都宛若是来自宋代的真实人体内部结构图像,反映着宋代人体的解剖数据。
一、骷髅形象是怎么来的
宋代是风俗画创作的高峰期,该时期的风俗画往往从客观视角出发,取材于世事百态,真实描绘百姓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使画面展现出一种还原现实的倾向。
在宋太祖提出“重文废武”之后,宋朝的*事力量日渐孱弱;而统治阶级的提倡使南宋绘画得到了空前发展,写实主义潮流趋于成熟,依统治阶级之所尚,南宋院画在继承北宋工笔写实传统的基础上,更加追求细节与真实,在观察方法、技法和造型准确上都有了更高要求,题材也更加丰富多样。
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往往能通过常见的民间生活题材如市街、城郭、游艺、货郎、童戏等,再现当时的社会现实,从中可窥见宋代社会的风俗文化。
1、战乱与灾害
南宋的战乱、气候恐怕与骷髅形象的普及难脱干系。宋时,全国共计爆发大规模战争五百余次,年均1.7次。乱世凶年,兵荒马乱,战争摧残了生活,飞升了粮价,对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致命冲击,难民激增。
此外,自然灾害也导致了粮食短缺。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记载,南宋以来,平均每年都发生因旱灾、饥荒、虫害、疫情等情况而死伤惨重现象。
连续战争带来的伤亡、自然灾害导致的人口死亡,饿殍满野、饥不择食、人食人肉,人之枯骨在当时或许已随处可见,百姓也不觉陌生。
2、宗教世俗化
佛教传至宋代已日趋世俗化,并被民间广泛接受,“白骨观”便是其一。“白骨观”是原始佛教中的一个重要修行方法,目的在于让修行者通过观想尸体由腐烂直至一身白骨的过程,破除身见和我执,息灭对色身的贪恋。
道家把世人视为死人,王重阳曾在陕西户县祖庵镇挖了一个用以修道的穴墓——“活死人墓”,数年后,他吸收佛教修行理论创立了全真教。
其位于山西芮城的祖庭永乐宫中的重阳殿内,有一幅名为《叹骷髅》的壁画;画中央的人物手拿一幅骷髅图,周身围着若干人物,这即是王重阳以画劝道的场景。
据记载,在诗词和绘画作品中多次出现骷髅形象,可见骷髅当时是教内流行的绘画题材。因受到全真教的影响,一系列骷髅母题的绘画也随之出现——《骷髅幻戏图》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傀儡戏盛行
傀儡戏又称木偶戏,在宋代时已展现出相当繁盛的局面,其表演形式丰富,民阶层壮大滋生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为满足市民的娱乐需求,南宋已有专供演出的戏场瓦肆,其中就有木偶戏的演出。
悬丝木偶正是《骷髅幻戏图》里描画的小傀儡,操作者以一操纵棍协调悬吊着的十余根丝数,这种表演方法沿袭至今,在闽南一带至今仍保留这种风俗,福建泉州的悬丝木偶正是采用了该方法。
二、中西方绘画中的人体骨骼的差异
“骷髅”这一母题在中国古画中鲜有,但不可否认的是该母题的图像在历史上由来已久,且不论是在中西方的绘画史上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骷髅”——这一形象蕴含中西方对死亡与人生的思考。
1、死亡之舞
西方有关人体内部结构的写实图像大约在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发展,其中在中世纪,以“死神之舞”为母题而诞生的一系列作品包含着较为具象的骷髅形象。
“死神之舞”这一艺术的产生与宗教密切相关,中世纪基督教的死亡文化在12—1世纪里迅速传遍整个西欧,同时,黑死病的蔓延带来的大规模的死亡也使尸骸在日常生活中不再罕见。
14至15世纪,这一题材在西方不断发展,逐渐以各种媒介形式存在,在题材上日渐丰满,情节表现趋于戏剧性,形象上也越发尊重现实。
2、死神之图
《纽伦堡纪事报》刊登的《死神之图》为一幅木刻水彩画,画中分别描绘着五个骷髅形象。画面最右侧的一具骷髅除头部为白骨状,其余骨骼均有皮肤覆盖,但身躯从上至下被剖开,肠道倾泻在外,有明显的解剖痕迹。
中间两具骷髅则是在上一具的基础上失去了表皮和多数肌肉,显然参考对象已经进入白骨化阶段,胸骨的脱落与《骷髅幻戏图》中大骷髅的情况一致,胸肋骨被刻画成左右对称的弯钩状,且两具骷髅的肋骨数量并不相同。
造型数据上也与真实人体骨骼有所差异;上肢保留了肩胛骨,脊椎与下肢的连接处缺失骨盆结构,用概念化的肌肉直角相连,相同连接手法出现了每一个关节部位。
显然,中西方“骷髅”形象的发展都受到宗教的主要影响。由于地理位置与环境的差异为两方带来了不同的宗教文化的渗透,中国绘画中的“骷髅”受佛教、道教等影响,其形象与内涵具有广泛的丰富性。
随着风俗文化的发展,在《骷髅幻戏图》中的“骷髅”已经明显展现出当下的时代气息,绘画风格上也逐渐显示出写实的倾向。
西方在受基督教长期统治的中世纪时期,“骷髅”便成为了一种象征死亡的宣教形象,而随着文艺复兴浪潮兴起,这一形象又引申出了新的内涵,在造型上也逐渐趋于一种“解剖学”上的严谨。
三、从画中骷髅看宋人自然观
写实倾向的绘画创作在宋代蔚然成风,与宋朝经济的繁荣发展、*治的重文抑武及文化审美的转变密不可分。
1、一种目光:观看
因李嵩对真实人体骨架的观察,《骷髅幻戏图》所呈现出的精致逼真的面貌耐人寻味,这种观察方法并非凭空想象的,而是建立在一种观看目光——即“视觉”的基础之上,它有着视觉的经验与观看。
宋代以来具有高度写实倾向的绘画恰好证明了这种观看方式在宋朝得到普遍发展。然而,宋人的这种目光却并不是一种纯粹科学的观看方式。
甚至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包括中国的绘画理论中一直以来都不曾出现纯粹的科学。即便如此,不得不肯定的是,这种观看方式首当其冲地带来了科学的态度,而这种科学态度在宋代的绘画发展上乃至对宋代整体的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2、佐证:实证的土壤
中国早期这种实证的观看是有土壤的。北宋庆历间,州吏吴简命医生剖欧希范等50余人之腹探索,对人体的内部结构做了详细比较,其中重点有喉部、胸腔、腹部及其中内脏等,随同有画工宋景,由其绘成图谱《欧希范五脏图》。
这图虽已失传,但从后世的记载中可考证,图中对脏腑的位置描绘大体正确。可见北宋时期对解剖的态度已达到空前未有的包容与开放。
同为北宋时期,医学世家出身且精通绘画的杨介,解剖死刑犯尸体,精研脏腑内景,绘制我国最早的人体解剖图谱《存真图》,对中国古代医学作出了突出贡献。此图虽亡佚,但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
、原发的自然观
宋代艺术达到一种高峰期。宋人在绘画艺术中的这种观看,恰恰是中国艺术高峰期的一种明证,它源于一种自然观。宋人的图式带有一种活性的原发性,原发性与自然结合,进而有一种切近的态度。以身体察、体验,才得以开辟宋朝的艺术高峰。
这种原发性的对自然观的观照早在唐代便有了端倪。统治阶级在绘画艺术上对写实风格的追求,以至于唐代重视“形”的要求,白居易有言:“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学无常师,以真为师。”
总结
这种关切“神”与“形”结合的“自然观”的画论,虽常见于对山水画的品评中,但不可否认该理论的传播对其他画种,如风俗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事实上,其不仅是观察建立在了实践与科学的基础上,而且在对“形”准确刻画的同时,也力图展现伎艺人风尘仆仆的形象,这当然得益于画家完整成熟的写实技巧,但也无法忽视画家心中一种对“神”的原发性情感。
正是宋人的这种观察目光与原发的自然观相互结合,促使其作品达到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和谐统一,在艺术造诣攀上巅峰。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