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疫情防控的逐步调整,可以明显感觉到周围出现阳性的比例越来越高了,昨天上班后同事说:“我公公发烧了,测了一下,是阳性。前两天还去我们家给孩子做饭呢,也不知道怎么传的就‘阳’了。”
听到这样的消息也已并不震惊了,给同事说:“让老人多休息,注意观察病情,发热的话及时吃药。”同事说:“嗐,别提了,昨天一发热就去输液了。”,我问:“没有必要输液吧?”,答曰:“老人一直有这样的习惯,一发烧就去输液,说好得快,我们也劝不住。你是不是不知道,现在社区诊所里输液得排队,昨天我公公过去,排了一个小时队呢?”
听到这样的消息,也只能一声叹息。虽然经常给大家科普常规用药原则是能服药不输液,但还是有不少朋友,一旦发热,或者出现较重的不适症状时,都会急着去输液,认为这样的用药方式比口服药物会“好得更快”,但事实真相真的是如此吗?输液给药的方式,有什么益处,又有哪些风险呢?在这个很多人出现感染新冠病*发热的大形势下,今天再来为大家科普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输液和口服药物,区别到底在哪?
我们生病要用药,就让药物进入人体内,我们创造了多种给药途径,有的通过涂抹或贴皮,直接作用于患部或通过皮肤吸收药物;有的通过栓剂,经过肠道吸收给药;但最常见的两种给药方式,还是口服药物和静脉注射。
这两种给药方式的区别在哪呢?除了最直观的一个是通过口服吞咽给药,一个要“打针”输入药物之外,其主要的区别还是在药物进入人体的方式方面的差异,口服药物后,一般情况下,口服药物进入肠胃后,通过胃肠道黏膜吸收入血,先要经过肝脏的代谢(首过效应),然后才能够真正的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发挥药效,而静脉输液则避免了首过效应,能够直接让药物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发挥作用,更适用于急救需要紧急给药,以及口服药物有困难的患者使用。
但从安全性上来说,从代谢方面来说,口服药物因为有肝脏的代谢保护作用,能够更好地减少药物直接进入人体可能带来的*性和不良反应风险,安全性更高;从给药方式方面来说,静脉输液则需要刺破皮肤以及静脉血管,属于有创的给药方式,而口服给药是无创的方式,安全性也更高。
口服给药与静脉给药的另一个区别在于,不同的药物,可能使用的剂型也不同,有些药物需要经过肝脏代谢才能够发挥作用,这种药物就更适合口服,而有些药物则可以直接发挥作用,肝脏代谢反而会影响药效,这种药物可能就更适合注射给药的方式。
能口服不输液的用药原则,应该坚持遵守
从用药原则来说,还是要给大家强调能口服不输液的原则。虽然口服给药的药物吸收,起效速度比静脉注射给药略缓慢,但口服给药的方式安全性要远远高于注射给药,注射给药需要无菌操作,还有可能引起输注部位的感染,或注射不良反应等问题,都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