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我们的肠胃记忆
TUhjnbcbe - 2023/5/19 19:50:00

作者:黎荔

世界存在太多的未解之谜,仅仅人类自身就有太多的迷惑。人类身体上很多的难解之谜是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大脑是一个让人感到迷惑的器官,尤其是在有关生与死、意识、睡眠、幻觉、记忆等问题,一直困惑着人们。就说记忆吧,科学家估计21世纪的人类大脑一辈子可以保留大约1,,,,,笔的资料,人脑才是真正的超级处理器。记忆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过去的痕迹,是一种运动的轨迹。以人脑的大数据、云计算能力,凡是经历过的,运动过的都会留下记忆。所以说,凡是我们体验过的,都不会被遗忘,只不过是被埋藏。

人脑中神经元的数量是已知的,大约为1亿个,存储量全球电脑记忆体总和也比不上一人脑,据说,如果硬要给这个终极计算机一个多少G的内存的话,最少G,而且只是一个人一生能回忆起的内存。但为什么我记不起三岁以前的事情呢?科学家说,人类在2岁时拥有最多脑细胞,比其他任何年龄段都要多。我想,那个混沌时期、开天辟地的幼小的自己,大脑每秒钟爆炸着超过,种的化学反应,如同宇宙超级化学实验室,长大其实是一种降维的过程。想想看,即使我们成年,大脑还不是和我们出生时一样大?这也是婴儿有不成比例大头颅的原因之一。

记忆属于大脑,这是我们已知的认识,人体还有许多未知的秘密,比如肠胃也有记忆。人类的肠胃有一套独立的神经系统,大约有5亿个神经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意味着肠胃也可以“思考”,如同另一个大脑。大脑偶尔会记忆断片,但肠胃一定会帮你牢牢记得,想忘也忘不掉,在熟悉的味道碰触舌尖的一霎,肠胃会发出渴求的指令吧?无论你作为游子身处何处,都能一秒将你拉回过去。哪怕一切都烧了毁了沦为废墟了,只要肠胃记忆支撑着生的希望,一切都可以重头再来。记得在川人向东先生的《路边的川菜史》中有过一段记述,讲的是在汶川大地震后,一对中年夫妇从自家垮塌房屋的废墟中刨出一个大泡菜坛子,夫妻二人抬着坛子,脸上显露出乐观开心的笑容。外乡人可能不以为然,可川人都打心底明白这个泡菜坛子的分量。对这夫妻俩而言,找回了泡菜坛子,也就等于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肠胃记忆是什么样的呢?胃肠有自身的运动,同时又受内分泌和大脑的影响,因而记忆包括胃肠自身、消化腺、神经和大脑。从口开始,我们就可见到记忆的痕迹,面部虽然受遗传的影响,但是不同的生存环境和不同的饮食结构,会使我们的上下颌和牙齿留下不同的痕迹。常吃硬食的人,特别在发育较快期常吃硬食,上下颌比吃软食的发达,生活在艰苦年代的人,上下颌比生活在富裕年代的人发达,农村的普遍比城市发达,特别现在大城市,许多小孩在快速发育期缺少必要的咀嚼,牙齿发育不良的比例相当高,看看身边小孩子,牙齿长得整齐的真心不多,过多的零食让他们常常有龋齿。满街的牙套小孩,都是吃得太精细的结果。

这些记忆或许是可以看见的,而神经和内分泌、消化液留下的记忆常被忽视,与胃肠消化器官一样,为了适应不同的饮食,消化器官分泌消化酶,内分泌腺分泌同消化有关的激素,以及植物神经的支配都会有些差异,这些差异保留下来就是长时记忆,这种记忆对饮食有很大影响。比如吃肉食的动物不吃草,吃草食的动物不吃肉,是因为胃肠有着不同的记忆。常吃素食的人并不喜欢吃肉,而常吃肉的人若几天不吃肉将会很难过,为什么有些人无肉不欢,这是肠胃记忆的结果。记忆随时间会消退,肠胃留下的记忆也一样,但是在人生快速生长发育期,食物留下的记忆常常对一生会产生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妈妈菜可以决定孩子一生的味觉。小时常吃素食,大了同样喜欢吃素。小时常吃肯德鸡、麦当劳、必胜客,大了也同样喜欢吃。小时饮食风格对成人有很大影响,这就是肠胃记忆的结果。小时很胖的小孩,长大变瘦不易,儿童肥胖可能是终身的,这是因为体内代谢已保留了使其长胖的代谢方式。生物总会去适应环境,适应的过程总会留下记忆,记忆会刻下深深的烙印,成为我们此后的路径依赖。

肠胃记忆会记住喜欢的口味,有些人吃饭无辣不欢,有些人吃什么菜都要放点糖,这是因为胃肠道会记住那些给它留下美好记忆的食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某种饮食习惯。肠胃记忆会记住病痛,一旦经历过一次上吐下泻的肠胃炎,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留下胃肠不适的“后遗症”,或者容易再度发作。肠胃记忆会记住不规律,过饥、过饱、进食不定时也会给肠胃留下“不良记忆”,破坏其正常的工作规律。我们所经历过的一切,其实在我们身体的条件反射中,历历在目,一切都是有因有果。

记得当年高考过后,领到北上求学的录取通知书,父亲带我取道柳州,坐当时的绿皮火车奔赴北国。临行前在一个小饭馆里,父女俩吃了最后的一顿广西特色饭。广西柳州多山,山中多竹,春天里漫山遍野笋子开始冒尖,提着篮子上山砍笋,砍回来的鲜笋不宜久放,最好是马上剥壳,切成片或丝,用凉水泡一晚,次日便可拿来炒肉末或辣椒,多放点油,味道一定鲜甜。但是在柳州,最经典的吃法还是将笋先腌制成酸笋,然后才用来炒牛肉或烧鱼,或者加上嫩豆腐做汤。把笋泡酸,是为了便于贮存而形成的味觉转换。要论柳州的饮食,其香辣不及川湘,清雅不及闽粤,能杀出一条血路的,就只有柳州独有的酸笋螺蛳粉了。来过柳州的人都知道,柳州满城飘散着臭酸笋和螺蛳味道,柳江河边,经常可见从上游运送酸笋的船在渡口码头起岸,酸笋用一只只木桶盛装着。那已是柳州市井坊间的生活构形的一部分,一般外地人还不习惯这种气味。但是在这里生活惯了又觉得离不开,如果说汤是螺蛳粉的灵*,那么酸笋一定是它的心脏——一碗粉全靠酸笋提味,其他的配料如花生、木耳、油炸腐竹、小葱等,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记得当年那顿饭,父亲点的有酸笋*豆焖鱼仔、酸笋豆腐汤、螺蛳焖猪脚,吃得又酸又辣,满头流汗,眼泪都出来了(父女临别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可以巧妙地掩饰其中了),这家乡的味道从此深植在记忆中。

北地无笋,但秦地重酸重辣,这些年生活下来,居然也很好地适应了西安的饮食,而且比嗜酸嗜辣的地道陕西人更重口味。但这终究不是那种*萦梦牵的家乡味啊!那种采掘自春天和山野、制法古拙、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味道。十万大山的广西,山环水旋,茂林深竹,所产的毛竹笋,有的一根就有十多斤重,有着泡制酸笋的天然条件。集市上,一个个大盆上盛满了个头极其壮观的酸笋,粗大的笋节,肥厚的肉壁,经泡制后有着一种近似象牙般的通透质感,看起来如同婴儿般娇嫩。这是来自亚热带南方的浓郁的饮食,自然的馈赠,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是酸笋的最好概括,有人爱它,也有人恨它。此为经典的广西风味菜,假如有一天你路过广西,别急着因为味道从它身边逃跑,也许你也会像《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吃遍全国的美食家陈晓卿一样,一经品尝从此热恋再难忘记。

掺和着记忆和情愫的家乡口味,就像那风筝的线,总能牢牢牵制着游子之心,无论我们流浪到天涯还是漂泊到海角。肠胃对于家乡口味的记忆功能,来自于生物机能,但是更主要的,还是来自于情感文化。就像一部刻录机,物理机制决定它的声光转换,情感文化决定它的记录对象。肠胃记忆的,其实就是岁月划痕和情感印记。无论什么吃食,里面只要掺和了情感的味道,它就令人回味无穷,令人经年不忘。

据说大脑的密度和豆腐差不多,然而却有超过英里的神经轴突,信息在大脑以每小时英里的速度飞转,人类大脑的成长可以一直持续到50岁。我想,这些年来我甘愿留在西安,也有对多姿多彩的西安美食以及背后的人情故事的肠胃记忆吧!因此,半世长倚古都,恋恋终不能忘。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的肠胃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