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根
人类肠道中有超过1亿个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网络,于是,肠道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交流,通过免疫途径、神经内分泌途径和迷走神经途径形成“肠-脑轴(gut-brainaxis,GBA)”。因此,肠道也被认为是人类的第二个大脑。
肠道微生物在消化、调解人体免疫功能、抵御疾病以及生产人体必须的维生素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肠道微生物群与肠道免疫系统之间的同质平衡丧失会导致炎症性肠病(IBD),肠道菌群的失调也被证明与糖尿病、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相关。
并且,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饮食因素与这些疾病发作相关,但食物和饮食方式是如何影响肠道菌群及宿主健康的目前仍不清楚。
基于此,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展开了研究后确定了多种饮食模式与微生物群和代谢通路之间的关联,并揭示了特定的食物和饮食模式可能会影响的肠道菌群和代谢物丰度,为今后开发靶向肠道菌群以缓解肠道炎症的饮食干预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为明确饮食对宿主肠道菌群及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人员选取了荷兰两个独立研究队列的共名参与者,根据对肠道的诊断将其分为4个亚组,即克罗恩病(CD,n=),溃疡性结肠炎(UC,n=),IBS(n=)和健康(HC,n=),并收集了每位参与者的粪便,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和炎性标志物检测。
饮食数据显示,与HC相比,IBS患者的平均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较低,CD患者的蛋白质和蔬菜摄入量更低,而软饮料摄入较多。
具体来说,面包,豆类,鱼类和坚果类食物的摄入与几种促炎途径呈一致的负相关性。其中,面包和豆类与大肠杆菌,脆弱拟杆菌和副拟杆菌类的较低丰度相关。
而坚果,油性鱼类,水果,蔬菜和谷物与普氏栖粪杆菌、人罗斯拜瑞氏菌等具有产短链脂肪酸(SCFA)功能的菌株数量较高有关,这些细菌能够将纤维和果胶发酵成乙酸盐和丁酸盐,具有抗炎和保护肠粘膜的作用。
饮品方面,红酒的长期摄入也与霍氏真杆菌、卵瘤胃球菌、酸奶瘤胃球菌等可产生乙酸盐和丁酸盐的有益菌株呈正相关性,但其与双歧杆菌的丰度却呈负相关。
显然,饮食模式与健康和患病肠道中的菌群和代谢物间具有密切的相关,如何适宜进食更是一门大学问,这不仅关乎我们的健康,也关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