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感染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想知道您需要做肠镜检查吗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TUhjnbcbe - 2023/1/29 19:49:00

作者:卓春香(医院主治医生)

病案分享

案例1:

今年67岁的梁大爷平素身体硬朗,半年多前出现血便,鲜血附于大便表面,有时一周1-2次,有时一个月1-2次,量少,因无其他明显不适,以为是“痔疮”,饮食不注意引起,医院就诊,前几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稀水样便10余次,伴中下腹部隐痛,恶心欲呕、纳差、头昏、乏力,在家人陪同下入住我院内科二病区,经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禁忌症后安排了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镜结果示:1、直肠肿物性质待定(Ca?待病理)2、大肠多发息肉,病理结果示:直肠中分化腺癌,目前正积极请相关科室会诊,可能需外科手术治疗。以下是梁大爷的肠镜及病理图片:

案例2:

患者王某某,女,64岁,30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部及脐周疼痛,近2年来上述症状加重,伴腹泻,4次/日,便质稀、大便带血、血量少、色淡红,腹泻时疼痛加重,按揉腹部时肛门排气感,至我院门诊行肠镜示:乙状结肠病变性质待查(息肉?Ca?)。病理结果示:绒毛状-管状腺瘤。这个病人肠镜下估计肿物大小约5cm,癌变概率比较高,如果肠镜下切除万一发生癌变,很可能需要再次行外科手术,反复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后,患者及家属决定先行肠镜下切除。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后,予9月15日在肠镜下顺利将肿物切除,病理结果示:绒毛-管状腺瘤伴非典型性增生。目前患者已痊愈出院。以下是该患者的肠镜图片及病理报告:

第一个患者有大肠多发息肉,直肠癌肿极有可能是息肉发展而来,如果患者及家属早点引起重视,医院就诊,早点行肠镜检查,早点发现息肉,或许只需要内镜下切除息肉,就能避免痛苦的外科手术、昂贵的费用,以及术后一系列的治疗。第二个患者就比较幸运,虽然发现得晚,但是积极治疗,还没癌变。两个患者患者相同的疾病,但是治疗方法不一样,命运不一样。

那什么是大肠息肉呢,发现了该怎么办呢?

大肠息肉是啥?

息肉的“息”,其实就是多余的意思,就是肠道内表面粘膜上多出来的赘生物。其实是大肠粘膜表面的一个“肉疙瘩”。准确一点说,大肠息肉泛指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而其中70%以上为腺瘤性息肉。医学界早已有明确的定论:80-95%的大肠癌(包括直肠癌、结肠癌),是由大肠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的。但也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癌变。

我们大体可以把肠息肉分为两大类: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主要指腺瘤性息肉和息肉病,在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终于有一天会癌变;管状腺瘤的癌变率5%;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23%;而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高达30%~70%;家族性息肉病更为邪恶,40岁前的癌变率几乎%。而非肿瘤性息肉(主要是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一般不会癌变;但也不是%不会癌变,如果这种息肉长得比较大、时间比较久,也有变成肿瘤性息肉的可能。

在肠镜下可看到息肉大小不等,可带蒂,也可基底较大。可分布于结肠、直肠的某一段,亦可累及全结肠和直肠。可单个或分散分布,也可多个聚集。通常无任何症状,少数有腹部不适、腹胀、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或鲜血便,大的息肉可引起肠套叠、肠梗阻或严重腹泻。

那到底切不切呢?

大肠息肉基本没有任何症状,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做胃肠镜,才能知道有没有长息肉。

我们的建议:

第一,如果是炎症性息肉等所谓“好的”息肉,也可以不处理,进行药物治疗,炎症好了大部分会自行消除;但实际上,我认为还是在检查时候顺便切掉为好;

第二,如果是腺瘤性息肉,按照大小和病人情况,都需要择期内镜下切除。择期就是不要拖延1年、2年,有空时候去安排切除就行了;千万不能把它忘了!

第三,如果息肉有癌变可能或者已经癌变,那就需要马上治疗,不要拖延!具体肠镜下切除还是外科手术切除需要医生评估。

第四,做胃肠镜过程中发现息肉或者粘膜病变,都应尽量取材做病理,以明确病变性质,早发现早治疗。

哪些人需要做肠镜检查?

据统计,35-49岁,检出率为10-30%;超过50岁的人群中,检出率可达30-67%。也就是说,超过50岁,几乎一半的人都长有这个定时炸弹。肠息肉要演变为肠癌,需要5-15年的时间,平均需要10年左右。

55岁以后是结直肠癌的高发年龄段,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它癌变之前切掉它。那就是40岁之前做一次肠镜检查;对于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肥胖、久坐、爱吃烧烤、肥腻、烟酒嗜好等的高危人群,更要提前到30岁左右,做第一次肠镜检查。因此,我们建议,你如果35-40岁,还没有做过肠镜的话,请尽快做一次吧,不管有没有症状!

责任编辑丨陈思思

1
查看完整版本: 想知道您需要做肠镜检查吗来听听医生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