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6月11日讯(通讯员景骁轶记者万凌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在为63岁的陈阿姨进行肠镜检查时,发现有息肉并根据病情为患者制定了治疗方案。其后,医院,在麻醉师、消化内镜秦玉成主任和护士共同努力下,成功为病人在内镜下进行肠道粘膜切除术,切除了一个3厘米左右巨大息肉。6月10日,恢复良好的陈阿姨,顺利出院。
陈阿姨回忆,近半年来,时常被不自觉地排液、排便现象困扰,起初并未在意,以为是疲劳所致。但时间长了羞羞状况出现频繁,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这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内镜中心进行肠镜检查。
“这位患者的降结肠和直肠两处都有息肉,都比较大,特别是直肠上的息肉最大,当时切下来时达到3.6公分。”该院消化科主任医师秦玉成告诉记者,正常通过电凝电切后的息肉组织坏死凝固后会缩小至多也是在1-2公分。
秦玉成介绍,当时在镜下做的时候,他们非常谨慎,生怕碰破肠体。当把镜头转入息肉底部进行治疗时,发现并不是最初他们预估的的亚蒂息肉,而是宽基息肉,整个瘤体比较大,占据直肠面的2/3。
“像这样的手术风险比较高,最终我们还是顶着风险成功把息肉切下来,在横结肠上打了3个钛夹、直肠上打了8个钛夹。”
记者获悉,因为息肉大,使得这台手术难度被放大!息肉大基底部比较宽大,在用EMR治疗时,术中通过电凝电切进行止血,时间长了,会造成穿孔;反之,时间过短会出现大出血。所以,这就要求医生要掌握好时间的平衡点。
“切下来病灶属于癌前病变,属高级别上皮瘤变。”秦玉成说,令人欣慰的是,患者前来就诊是时机还是比较巧的,如果患者再拖延1、2个月,可能就会是癌变了!
当天全程参与手术治疗的内镜中心护士长毕爱琳也介绍,陈阿姨出现大便不净时,就咨询了医院的医生。最后,在医生的及时建议下,进行了肠镜检查,真是非常幸运!
“大多数市民误将肿块当成痔疮来治,后期再来做肠镜,很多诊断出是肠癌。”毕护士长强调,广大市民出现类似症状请不要自己给自己诊断,医院进行肠镜检查。
高级别上皮瘤病变主要指,介于重度异性增生和早癌之间,秦主任提醒,有条件的情况下,希望40岁以上的市民能定期进行胃、肠镜筛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即便没有任何临床不适症状,通过筛查都有可能发现一些病变。
秦主任还特别强调,过去做的普通胃、肠镜有一定的痛苦感,现在医疗技术先进了,普遍进行无痛的。所以患者一觉醒来,已做完检查,相对比较舒适。“筛查结果无恙,可间隔2、3年进行筛查。若有异样,在医生的安排下,间隔一段时间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校对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