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之中,肠息肉并不是什么可怕的疾病,一般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恰当且合理的处理,基本上不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困扰。但是,如果我们从来就是抱着不管不顾的态度,搞不好肠息肉就会发生癌变,那就得不偿失了。其实在任何疾病面前,虽说早日治疗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调整自己的生活、饮食方式,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当然,肠息肉也不例外。
尽管在医学研究中,肠息肉的发病原因并不是那么的确切,但是多数研究表明肠息肉与饮食因素息息相关。不管是患有肠息肉的朋友,还是没有患肠息肉的朋友,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避免饮食高危因素,这无论是对肠息肉的控制,还是对肠息肉的预防,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况且,饮食高危因素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轻松做到的事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避免呢?
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是从肠道内壁突出生长的小组织。在临床之中,80%的肠息肉属于结、直息肉,而且其中的50%-75%是生长在乙状结肠和直肠。随着年龄的增长,在5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至少有30%的人群会发生结、直肠息肉。大多数大肠息肉是无害的,但有些会发展成癌症。因此我们治疗的目的,其实说白了,就是防止肠癌的发生。
然而在临床之中,不同类型的息肉具有不同的治疗方式和癌变风险。一般而言,结、直肠息肉分为两大类型,即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在多数情况下,非肿瘤性息肉是不会发生癌变的,比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但是肿瘤性息肉的癌变风险就会增加,尤其是随着息肉的长大,比如腺瘤性息肉、绒毛性息肉等。在年,一项大型医学回顾性分析表明:
结、直肠息肉在5mm以下,癌变风险很低很低;但是结、直肠息肉直径在1.5-3.5cm之间,癌变风险激增至19%-43%。
由于结、直肠息肉有时没有任何症状,大多数人群并不知道自己患有息肉。正因为息肉缺乏典型的症状,所以定期进行肠癌筛查十分重要。
然而有时候,结、直肠息肉确实也能引起某些症状,比如息肉比较大,会引起便秘;当息肉长大到足以压迫其他部位,也会出现疼痛的症状;甚至有些息肉还会造成肠道刺激,引发排便次数增多;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肠梗阻或肠套叠。
如果息肉发生在直肠时,我们会出现间歇性便血、肛门可以触及可复性肿块,甚至排便的时候,有一种想拉又拉不出来,或是拉出来又感觉拉不干净,这在临床上称之为“里急后重”。
患上肠息肉,最怕乱吃什么?
一直以来,我们医学对于肠息肉的发病原因,其实是并不明确的。但是归结起来,总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等等息息相关。在这里我们主要讲一讲饮食因素。
●高脂肪食物:我们都知道脂肪是属于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之一,本身是没有坏处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之中,某些人群总喜欢长期高脂肪食物,比如肥肉、动物内脏等等,几乎是无肥肉不欢的境地,长期如此的话,能够诱发身体多种慢性疾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升高,甚至是肥胖症。除此之外,长期摄入高脂肪食物,对我们的大肠也会带来不利影响,这是因为长期摄入高脂肪会导致大肠内的胆酸和中性胆固醇升高,一旦两者蓄积,很容易诱发结肠癌。对于肠息肉患者更是如此。
●摄入过量红肉:红肉一般是指肌肉颜色呈现暗红色,纹理较深的牲畜肉类,比如猪肉、牛肉、羊肉等等。红肉中含有极高的脂肪含量,正因为如此,长期过多摄入红肉也能诱发直肠癌。但是对于肠息肉的朋友来说,这也不是我们完全杜绝的理由,恰恰相反,红肉能为我们提供身体所需的铁、锌、蛋白质、烟酸等营养物质。我们只要选择瘦肉部分,适量摄入,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低纤维食物:原本患有肠息肉的朋友,就比正常人群患肠癌的风险稍高。再加上我们长期食用低纤维食物,比如从不食用水果和蔬菜,这会导致粪便通过肠道的速度减慢,影响肠道吸收有害物质的活性,从而引发结、直肠癌。
●不洁食物:其实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农村老人的身上,家中的剩菜剩饭不舍得倒掉,哪怕是馊了,隔天也要吃。其实变质的饭菜中含有致癌物质亚硝胺,而且含量还挺高的。此外,有时候我们为了就餐方便,经常前往各种不卫生的街边小吃店,很容易引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实这也是肠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患上肠息肉,我们除了注意避免以上4种食物,又该怎么进行随访?
肠息肉一般总被认为是肠癌的前兆。大多数人不会知道大肠中有息肉生长,因为一般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虽然肠息肉生长缓慢,但是由于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长大并变得癌变,因此我们必须进行随访,并在合适的时机将其彻底清除。我想如何随访,这才是大家心中由来已久的疑惑。
对于年龄在50岁以上,且没有肠息肉的朋友,建议每间隔10年进行一次肠镜筛查。对于1-2个小于10mm的息肉,建议随访时间间隔7-10年;对于3-4个小于10mm的息肉,间隔时间在3-5年;单次检查大于10个息肉,建议1年进行一次肠镜。
如果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一旦被诊断,就必须采取治疗。但是有时候往往息肉也比较容易复发,这个时候就需要采取比较大型的手术治疗。即使我们采取了大型手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也不可能完全被治愈,我们仍需要在手术之后,做到每隔1-3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除此之外,还应该每隔1-3年进行CT或MRI扫描,以检查是否存在皮肤样瘤。
其实不仅如此,就算是其他类型的息肉被手术切除了,我们也是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随访观察的,而随访的间隔时间基本大同小异。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切除息肉之后,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新息肉的发生,但是这需要在自己的主治医生的建议下进行。
结束语:
肠息肉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很常见,但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减少患息肉的风险很重要。虽说有些风险因素,我们难以改变,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只要我们认真进行了随访,重视自己的健康,我们是能够完全防止息肉发展成肠癌的。